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姓历史来源

  [复制链接]
9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12-20 16:01:42
生活圈制作
我是文登崖东头地地道道的文城12支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12-20 16:20:24
我记得俺村刘姓派辈是:永、世、克、孝、忠、厚、传、佳、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12-20 20:59:23
礼格庄、荣成东墩、文登白玉庄、北圈、姚家庄、店子头、新白玉、于家口、西高格等7村刘姓字辈:允正洪兴德,永吉万年昌,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丗长。
你应该在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12-22 20:21:04
游客 222.135.43.x 发表于 2013-12-20 16:01
我是文登崖东头地地道道的文城12支刘

为什么叫12支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95#
发表于 2013-12-23 09:48:39 | 只看该作者
游客 60.217.166.x 发表于 2013-12-20 20:59
礼格庄、荣成东墩、文登白玉庄、北圈、姚家庄、店子头、新白玉、于家口、西高格等7村刘姓字辈:允正洪兴德 ...

此派字不包括于家口村。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96#
发表于 2013-12-23 09:50:24 | 只看该作者

刘子实的八世孙刘必绍,字绍先。明隆庆恩科选贡,万历间由选贡授汝宁府通判,历保安(今河北省涿鹿县)知州。置屯堡6处以安边民;倡凿渠30余里,以兴水利。告归文登城东南鸭湾街移居东门外,于文山下建“万卷楼”藏书著书颇丰。保安知州刘必绍墓在文城东北三十里驾山北,明朝末朝荣成崖头张姓迁入为文城刘家看管茔地得名刘家茔。明末刘姓由崖头迁入,1945年翻身做主人遂更名翻身庄。
     刘濡恩字顾思(?-1630年),刘必绍之长子,幼承父训,苦读书,识大义。明万历己未(1619)由选贡除河间府通判,逾年迁永平府同知。时神宗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兵出塞败衄。大清兵已破北关,进攻朝鲜。明年春,朝鲜王李辉上书乞援。降敕谕之,命濡恩宣谕朝鲜。时蒙古宰赛等已降大清,议者惧朝鲜之复降也,多次出使为危境。濡恩将行,即与妻子诀,为诸子析爨(zuan)。航海达朝鲜,谕以朝廷威德,朝鲜帖服,待之甚厚。复命后,又帪难民,所活以万计。以功保甘州监督,补巩昌府同知。崇祯三年卒于官。其后多数移居母猪河西岸院西村,院西村建有多处官宅。濡恩有子十二人,长子樾蓊任怀远知县;次子樾芗,任湘乡知县;三子樾蒨,任山西布政司都事,皆由岁贡进身。四子樾華;五子樾岂(qi)、六子樾苞,俱廪生;七子樾茂,恩贡,考授州判;八子樾萼廪生;九子樾菜,附贡;十子樾藻,监生,候选县丞;十一子樾蕡(fei)拔贡,任开州知州;十二子樾蕙,附生。其中一子樾*出继外省。子姓繁衍,为邑望族。人称十二支刘氏。刘濡恩为十二支刘的始祖,十二支刘在文登为大家族。《家传》。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97#
发表于 2013-12-23 10:00:51 | 只看该作者
小云南就是现云南省的祥云县------向大家推荐一篇考证文章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小云南”考

题要:山东胶东半岛及辽东民间部分居民称其祖先来自“小云南”、“乌撒卫”等地。 “小云南”在何处,国内学术界说法不一,被称为“千古之谜”。本文通过考释,列举了众多文献记载和祥云县“小云南”的民谣及胶东民俗,证实“小云南”就在云南,即古之云南县,今之祥云县;它是以相对于古代的云南郡和后来的云南省而得名,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实际存在并可从历史文献中查到的地名。那种断言“云南省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山东、山西、安徽等省并不存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实际存在并可查到的“小云南”地名。也不能以称其先辈来自“小云南”者现为汉族而否认“小云南”在云南省。古代云南人外迁,既有北向、东向进入内地的,也有南向由元江红河航运,经越南等地泛海迁移至山东的,而且南向走海运更为便捷,是古往今来云南人外迁和云南矿产品、山茶花等植物资源传播至山东沿海岛屿的主要通道。中国人口史是一部古往今来在互相交流中发展的历史,是各民族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光辉灿烂文化的历史。

一、“小云南”就在云南

《百度百科小云南》载:众多东北、山东人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形成了“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奇特现象。但是,“小云南”到底在哪里?对此,不仅民间众说纷纭,国内史学界也说法不一,长期以来,它成了山东、辽东民间寻根的一大“千古之谜”。

国内史学界说小云南不在云南的主要根据:认为云南省没有找到“小云南”的地名。如《百度铁血网》:“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注1)

云南“独不见‘小云南’的记载”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相反,从文献记载和民谣口传,都证明 “小云南”在云南省。

(一)文献中关于“小云南”在云南省的记载:

1、《万历云南通志卷之七兵食志第四洱海卫》记载:“(洱海卫)在云南县东,永乐间建。”、“演武场在卫城西南。军堡曰白崖、曰小云南、曰普淜。军哨曰金鸡庙、曰安南坡、曰四望、曰长湾、曰五时坡、曰桥头、曰北关、曰乌木树、曰火雷坡、曰阿求河。”“城仓曰洱海卫。屯仓曰小云南川、曰白崖川、曰宾居、曰前所营、曰新村、曰金沧海、曰铁柱、曰许官营、曰小西庄、曰小仙女庄、曰其心庄、曰左所营、曰粟邑、曰季吴、曰大波那。”(注2)。此处记载的白崖即今弥渡县红岩,今为弥渡县红岩镇,《云南弥渡县地名志》载:“红岩,古称白崖,是白国的驻地,现存遗址古城。”铁柱,今名铁柱庙,“在弥渡城西5.2公里”(注3)。宾居,在今宾川县城西南17公里。前所营,在今宾川县州城镇南5公里。大波那,在今为祥云县城东20公里。左所营,在今祥云县前所东北1公里(注4)。“军堡曰白崖、曰小云南、曰普淜、军哨曰金鸡庙、曰安南坡”,其中,普淜,在今祥云县东南39公里,安南坡,今名安南关,在祥云县下庄乡水盆铺西面(注5)。 “军堡曰白崖、曰小云南”,意为洱海卫在白崖(今弥渡红岩)、小云南(今祥云县)等处建有军堡;“屯仓曰小云南川”,川即平原、平坝,意为小云南(云南县)平坝上建有洱海卫军屯的粮仓。可知上述记载的“小云南”均在今云南省祥云县(古云南县)。

2、明杨慎《滇程记》载:“普淜驿六亭(水泉、沫滂)而达云南,土人曰小云南,以别于治城也。途经桃树坡、金鸡庙、孟获箐,武侯擒获所也。下安南坡,地复坦夷,古云南郡治此,去城有古城村焉。”(注6)

3、《明会典卷一百八礼部六十六朝贡四土官》载:“(云南)楚雄府、鹤庆府、寻甸府、邓川州:海东土官、宾居土官、小云南土官、临安府嶍峨县、大理府。”(注7)其中云南省设有小云南土官一职,说明有小云南地名。

4、明程立本《云南行记》:“姚安西南行百里曰普淜驿,驿西行五十里为古云南,今称小云南。西南四十里为品甸、今立云南县。县西北四十里为白崖甸,甸西山有关焉。”(注8)

5、《徐霞客游记》载:“盖洱海卫所环之坞甚大,西倚大脊崇冈,东面东山对列,东南汇为青龙海子,破峡而绕小云南驿为水口,其南即清华洞前所逾南坳。”“余夙闻洱城北有米甸、禾甸、荞甸之名,且知青海子水经小云南随川北转……山而尽于小云南,北界于荞甸之东,耸宾川东山而尽于红石崖金沙江岸”。(注9)其中,一处有小云南驿之称,两处有“小云南”之名。

6、道光《云南通志》卷四十一《建置志邮传上设铺上云南县》载:“自清海铺转而南,十五里至云南铺。《大理府志》:‘去青海十里。’二十里至水傍铺。《大理府志》:‘沫傍铺去小云南站二十里。”(注10)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安南坡:在县城南。《滇程记》:自镇南州普淜驿六亭而达云南县界,所经有桃树坡、金鸡庙、孟获箐、安南坡,坡有巡司,下坡,地复坦夷,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注11)

8、方国瑜、林超民著《马可波罗行记附录》、《云南史料丛刊》载:“七十里至广通,七十里至楚雄,五十里至吕合,三十里至镇南州,三十里至沙桥,五十里至英武关,三十里至普朋堡,六十里至小云南,六十里至白崖堡,六十里至赵州,二十里至下关,三十里至太和县,总共八百里。今自昆明到大理的公路约四百二十余公里,为八百四十余里,大体相近。”(注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云南省》载:祥云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云南县,治云南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属云南郡。两晋、南朝宋为云南郡治。南朝齐废云南县,属云南郡。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代置宗州、波州及铜山、歧星等县。南诏置云南赕和品澹赕。大理改品澹赕为品甸赕。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置品甸千户所。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为云南州,治今祥城镇,属大理路。明降为云南县,俗称小云南,属大理府;……1918年为避免省、县重名,以‘彩云南现,人以为祥’意,改名为祥云县。”。(注13)。

以上9部文献,皆记有“小云南”,不是孤证,而是多证、众证、铁证,说明 “小云南”即今祥云县是确凿无疑的。

(二)祥云县有“小云南”的民谣。

祥云县有“小云南”的民谣:一为 “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挑水钩担响,火把节里插黄秧”(祥云县地方志办公室提供)。二为 “好个小云南,三年两季荒,遇上干旱年,水也喝不上。穷走夷方饿奔厂,多少白骨抛远方,只有奶奶坟,没有爷爷坟。”祥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原副县长张丽英说,此民谣县内多数老年人都熟悉,并解释说:“因祥云县是个高原盆地,坐落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支流的分水岭上,形如覆碗,难以蓄水,历史上灾荒频繁,每遇旱灾,外出逃荒的人很多,有‘人间处处有人烟,有人烟处就有小云南人’的口头禅”;“穷走夷方”是边境和境外少数民族聚居区:“饿奔厂”是奔缅甸银厂、玉石厂打工;“只有奶奶坟,没有爷爷坟”,因爷爷逃荒,客死他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水利建设,情况大为改观。”虽然该县2009年秋至2010年夏遭遇百年未见的特大干旱,但无人逃荒,社会安定。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级猪肉储备基地县等称号。

(三)云南“小云南”得名原因考。

1、云南省(大云南)是在“小云南”(云南县)基础上历经千年发展的产物,这是云南省特有的现象。云南之名,最早来自西汉时所置云南县名。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设益州郡,辖24县,其中就有云南县,其址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今该县尚有云南驿,就是汉代云南县的遗迹,迄今已有2000多年。“云南”为何由县名成为省名?一是诸葛亮置云南郡,使云南由县名升为郡名。二是唐时南诏统治者受封为“云南王”,随着其控制地区的扩大,被称为云南的地区也随之扩大。三是元朝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行省之一,正式将“云南”定为省名。 故云南由县名升为三国蜀汉所设云南郡名,至唐朝封南诏统治者为“云南王”,设云南安抚司,宋代封大理统治者为云南节度使,到元代以云南为省名,经历了由小到大,逐渐升级,由唐宋时期人们习呼全滇为云南,到元朝正式确定云南为全滇之称的历史过程。(注14)。

2、云南人有以大小命名地名之习惯。云南民间素有小广西、小广南、小昆明的称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中,带小字的地名有85个,其中,大家熟悉的石林县有大石林、小石林,“环林公路内为大石林”,“环林公路东北为小石林”。小板桥在昆明市区东南面、宝象河北岸,因“古代驿道经此,跨河处有木板桥,为别于较东的大板桥,因名小板桥。”小广南,在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西北5公里,“是仅次于广南县城的大村落,故名。”。小昆明,云南昭通,是五尺道上崛起的古城,以其历史上的繁荣,曾被称为仅次于省会昆明的“小昆明”。小广西,是因为历史上有广西省,云南明清时也有个“广西”(广西路、广西府、广西直隶厅、广西县),其址在今红河州泸西县,“因比广西省小,故称“小广西”,1917年更名泸西县,因城西有古泸川(今名西大河)而得名。”(注15)

3、云南县相对于云南郡、云南省都是“小云南”。 据《祥云县地名志》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云南县。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置云南郡,治云南县(今云南驿)。下辖青蛉(今大姚)、弄栋(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西晋时,并入永宁(今宁蒗)、云平(今宾川)两县。”“这一时期云南县成了滇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三百年。”唐在蜀汉、西晋原云南郡地建姚州都督府,又称云南郡,辖二十二州。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注16)。无论从滇人或云南县群众来看,一是从纵向比,后之云南县与西汉时之云南县相比、与蜀汉时云南郡、西晋时之云南郡为“滇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三百年”相比,辖区范围是大大缩小了,原来之云南郡是大云南,后来之云南县是小云南。明杨慎《滇程记》载:“普淜驿六亭(水泉、沫滂)而达云南,土人曰小云南,以别于治城也。途经桃树坡、金鸡庙、孟获箐,武侯擒获所也。下安南坡,地复坦夷,古云南郡治此,去城有古城村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云南省》说:祥云县,“三国蜀汉属云南郡。……明降为云南县,俗称小云南”。都说云南县(祥云县)因与云南郡区别,而称为小云南。二是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式将省名定名为云南行中书省,至云南县1918年改名为祥云县,其间长达632年,云南省名和云南县名同名,按滇人常以大、小命名的习惯,为与云南省区别,习称云南县为“小云南”也是符合逻辑和地名俗成原则的。

另外,历史文献所称之小云南,一种是指云南县。如《万历云南通志洱海卫》:“军堡曰白崖、曰小云南”、“屯仓曰小云南川”; 《明会典》:“小云南土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云南省》:祥云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云南县,治云南驿,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属云南郡。……明降为云南县,俗称小云南”以上小云南即云南县,亦即今祥云县。另一种是指云南驿。如程立本《云南行记》:“姚安西南行百里曰普淜驿,驿西行五十里为古云南,今称小云南。西南四十里为品甸、今立云南县。”程立本所说云南驿西40里为云南县,即今祥云县,县城祥城镇东有品甸海,可知此处所指“小云南”即“小云南驿”,因其文说“驿西”,故将“小云南驿”省去了“驿”字。道光《云南通志》:“《大理府志》:‘沫傍铺去小云南站二十里。”笔者认为,先有云南县与云南郡、云南省相比为“小云南”,而后派生出 “小云南驿”、“小云南站”,即“小云南驿”、“小云南站”为小云南之驿站,并有时将“小云南驿”省称为“小云南”;后来就将“小云南驿”去掉“小”字,而称为“云南驿”。如《徐霞客游记》:“破峡而绕小云南驿为水口”、“余夙闻洱城北有米甸、禾甸、荞甸之名,且知青海子水经小云南随川北转……山而尽于小云南”。后者说的“山而尽于小云南”,显然是指云南县境,前者说的“小云南驿”即今云南驿。

二、云南有胶东人传说的祖籍地其他类似地名

据《人文威海胶东人的祖先》载:“在胶东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云南畅山县槐树底’、‘云南乌沙(撒)卫’”等。《百度网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萧家社区萧家社区居委会》载:萧家村,“村庄由来:公元1404年(明永乐二年),萧氏先祖萧传、萧珍兄弟和萧整、萧玉兄弟由云南乌撒卫乘船迁至山东即墨县西南隅之阴岛(即今红岛)。萧氏诸先祖在阴岛西北角择地而居,子孙繁衍而立萧家村。”(注17)

(一)乌撒卫

据《元史地理志》载:“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今昭通)。乌撒者,蛮名也。……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慰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明史地理志》载:“乌撒军民府:洪武十五年正月为府,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为军民府。”(注18)。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载:“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十六乌撒卫指挥使司说:‘本朝(明朝)改乌撒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五年,增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永乐年间改属贵州都指挥使司,领千户所五。’”“乌撒卫屯垦区域为今贵州威宁县至云南宣威县一带”(注19)昭通市《盐津县地名志》亦载:“乌撒溪:发源于红碧乡,再汇入白水江。长9公里,流量每秒5立方米。‘乌撒’系一户彝族名号,意即乌撒家居住,并有溪水的地方。”(注20)

由上可知,因彝族头领“折怒”势力强大,尽得域内之地,遂以其远祖“乌撒”之名为部名,后成为“乌撒乌蒙宣慰司”、“乌撒卫”之名;元朝乌撒宣慰司、明朝乌撒卫属云南省及滇黔川交界处一带,红岛萧家村萧氏是随云南乌撒卫军士迁往山东的,是有依据的。

(二)凤仪县

胶东部分群众相传来自“云南凤仪县”,云南曾有此名。据《新纂云南通志》历代建置沿革表载,凤仪县:西汉至东晋属叶榆县地(今大理)。唐武德七年置勃弄,属巨州,为州治。南诏时改属白崖诏地(今弥渡红岩)。元宪宗七年立赵赕千户,至元十一年改为赵州,隶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改名赵喜州,寻后称赵州,属大理府。(注21)。另据《大理市地名志》载:“(大理府)下领四州,赵州即四州之一。辛亥革命后,改赵州为赵县,1914年改为凤仪县,……1958年合并大理市为凤仪公社。”“ (1950年大理专区)辖下关区和大理、邓川、洱源、凤仪、弥渡、祥云、宾川、蒙化、云县、缅宁、顺宁、永平、云龙、漾濞14县。……1958年撤销下关市和大理、凤仪、漾濞三县,合并成立大理市。”同书《凤仪镇概况》载:“凤仪镇在大理市东南部。距市区下关12公里。……因本镇西部有‘凤山’,其形似凤凰展翅,取有凤来仪之义,故名。”(注22)。

由上可见:云南确有“凤仪”地名,“ 因本镇西部有‘凤山’,其形似凤凰展翅,取有凤来仪之义,故名。”凤仪之名由来已久,今称其祖籍为“云南凤仪县”的山东人,当是来自赵州、赵县之凤仪,迁出者将原籍地凤仪误称为县,或因其后人与老家联系,知赵县后改为凤仪县,故说“祖籍是云南凤仪县”,均有可能。

(三)“云南江州府同州县”

《人文威海胶东人的祖先》所说:“在胶东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江州府同州县”。云南历史上澂江府有 “江川县”,曲靖府有同劳县(西汉元封二年置)、同乐县(东晋置,今陆良县)、同起县(唐武德元年置,今马龙县),广西州(今红河州)同并县(西汉元鼎六年置,今弥勒县),疑从这些地方迁胶东者祖辈相传,将“澂江府”、 “江川县”误传为江州府,将“同劳县”“ 同乐县”“ 同起县”“ 同并县”等,误传为同州县。

(四)“云南畅山县槐树底”

《人文威海胶东人的祖先》所说:“在胶东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畅山县槐树底’“。云南省宋大理时置有秀山郡(辖今通海、建水、石屏等县),元置临安路通海县,疑将“通海”与“畅通”、并与“秀山” 记忆上混淆,而误传为“畅山县”;通海还有与“槐树底”类似的“龙树脚”、“大树村”及“香树营”、“林家营”等屯垦地名(注23)。上述各地元时军屯设有临安卫(今建水县)、通海卫(今通海县)、曲靖卫(今曲靖市)、马隆守御千户所(今马龙县)、六凉卫(今陆良县)等(注24),明代随屯军调动迁入胶东开发的人当不在少数,故误传为上述地名不无可能。

(五)平浪县

据《红岛论坛》载,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办事处宁氏族谱载:“宁氏祖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云南平浪县迁徙济南宁家大村,越二载宁恭离家东往阴岛(红岛)以姓氏命名宁家村,已历594年。”

上述宁氏族谱所说的“平浪县”,也有迹可寻。云南省禄丰县有“一平浪镇”,《 云南省禄丰县地名志》说:“一平浪”,来自彝语“矣皮浪”,矣为水,平(皮)为岔口,浪为箐,意为“水岔箐口”(注25)。民间呼作矣平浪、矣皮浪,1933年云南省财政厅长张冲到此察勘,设“一平浪滇西企业局”,开发当地盐煤资源。因民间早已呼作矣平浪、矣皮浪,元、明时属禄丰县,居此地的“宁氏祖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云南平浪县迁徙济南”,将“矣平浪”和“禄丰县”误记为平浪县,亦不无可能。

三、“‘小云南’在山东”之说值得商榷

《百度铁血网》载:“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上述说法值得商榷:

1、上述说法的前提值得商榷。“‘小云南’在山东”诸说,都是以“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为其前提的。前面笔者已列举了9部文献的记载及云南县(今祥云县)有“小云南”的民谣,说明“小云南”在云南省之云南县(今祥云县),是多证、众证、铁证。

2、上述称山东有“小云南”地名值得商榷。《地名学概论》:“地

名是特定理实体的指称,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定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是时代的产物,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能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注26)。上述山东“小云南”的结论:“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这个结论的“小云南”只存在于根据几部族谱而得出的分析中,失去了“相对稳定性,因而能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的地名特征,且不是地理实体上确实存在、可以查到的地名。而云南省之“小云南”(原云南县,今祥云县)是确实存在的地名,有实际存在的空间位置,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式将省名定名为云南行中书省,至云南县1918年改名为祥云县,其间长达632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符合上述定义,是真实的地名。

3、对上述族谱的解释值得商榷。 “小云南”在山东的主张者,根据“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等记载,而认为“小云南“在山东。

笔者认为:不能按上述族谱解释为“小云南”在山东。一是云南省有“小云南”(今祥云县)、“马家庄”、“大树下村”、“叶榆“等地名。如马庄,在祥云县下庄区水盆铺乡驻地东北2.2公里,《祥云县地名志》载:“旧时为马姓田庄,故名”;马家村,在原下庄区大仓乡驻地姚家村北2.5公里,《祥云县地名志》载:“马姓在此建村,故名”。可知马庄即“马家庄”。类似“大榆树”的地名,《祥云县地名志》载有“大树下”村,“习称‘大易康’,是易康乡政府驻地。在普淜街北3.3公里。因村中有几棵大树而得名。”(注27)。大榆树,云南大理有此树种,《云南省志植物志》归为“榆科”(注28)。祥云县今属大理州,大理,古称叶榆,西汉元封二年置叶榆县,“从西汉元封二年至梁末,叶榆一名沿用700余年。叶榆一名,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传》云:‘西至同师以东,北至叶榆’。……故大理至今仍简称‘榆’”(注29)。有可能是居此地的人迁居山东后,记忆祖籍地村庄“大树下”、 “习称‘大易康’”,且大理古称“叶榆”,以音近,《王氏谱书》误为“大榆树’”。二是辽宁省普兰店市劳动局局长谭绩斌主编的《关东谭氏家谱》中《谭姓先祖发祥地及迁移史略》说: “据家书残页记载,到了明成化年间(牟平县地名志说是明隆庆年间),即14世纪中叶,出于发展生产的需要,移居在小云南下柳河村(十八株柳树下)的谭氏先祖谭兴,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省,居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垦荒种田,发展生产,遂成为第三发祥地。”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谭姓云南自古有之,今云南省大理州谭姓人家不少。祥云县(小云南)种柳树的地方也不少,以树木命名的村庄亦不少,如柳树海,在刘厂乡大波那街北2.2公里,坝区,因水塘(当地称海子)“ 四周长满柳树而得名”。由上可知:上述东北吉林省《马氏家谱》、辽宁省《王氏谱书》所称“山东小云南某地”,是对其先辈祖籍地的叠加、简化记忆,是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山东迁来的,在山东之前,是从(云南省)“小云南” (云南县)迁来的。如《王氏谱书》……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其意为:现居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是从山东迁来的,在山东之前是从云南省“小云南”(云南县)大榆树等地迁来的;吉林《马氏家谱》所记“山东小云南马家庄”,即吉林马氏先祖来自山东,之前来自云南省“小云南”(云南县)马家庄。

4、说“小云南”在山东等省区,不符合地名命名原则。称“小云南”在山东的,其观点之一是:“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此说中“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已在前面多处文献记载中证实“小云南”确在云南。“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以迁居前的地名作为新迁入地之地名是有的,如昆明的富春街,“明末清初,从江南迁来昆明做生意的人多在此建房而居,渐成街道,遂以江南富春江之‘富春’二字作为街名”,还有昆明的“吉安巷是江西吉安县人迁入得名的(注30),但这些地名都是实际存在的地名,是范围有限的地名,而“小云南”在山东的主张者把“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如此之大的地方分析为“小云南”,且无实际存在的“小云南”地名可查,足见上述分析是不能成立的。而且 “小云南”是相对于云南郡、云南州、云南省(大云南)而得名,无大则无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山东等省无大云南(云南郡、云南州、云南省),不可能有相对应的“小云南”实际地名的存在。 而且按地名命名原则,在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式定名云南行中书省后,不可能在其他省再命名“云南”和“小云南”。《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五载:“至元十三年丁亥,云南行省赛典赤以改定诸路名号来上。盖云南地名多用土语译音,至是其名不雅顺者,大都改易也”(注31)。这说明元朝及历代朝廷对地名管理甚严,视为统治权力的象征,在国家正式定名云南省之后,在山东、山西或其他地方,再定名一个“云南”或“小云南”都是官方所不允许的;在诗人和民间亦已熟知滇省为云南,再在山东、山西或别处俗成一个“小云南”,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5、不能以称其先辈来自“小云南”者现为汉族而否认“小云南”在云南。祥云县历史悠久,据1965年大波那出土的木椁铜棺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并掌握了冶铜的先进工艺。当地历为军屯、民屯之区,进入的汉人不少。据《祥云县地名志》载,全县卫、所、营等军屯、民屯地名109个。如阮营,在百户长乡“驻地西北2公里。明代阮姓随军征滇,在此扎营屯田,得名‘阮家营’,简称阮营。”董营因“始祖董有弟子明洪武十四年征滇,授武毅飞骑尉,屯田于云川建村,故名,”左营:“在乡(鱼进所乡)驻地西北1公里,明代左姓苏州籍人从军征南,落籍蒙化(今巍山),后移居此地扎营屯田,故名。”明代云南县(今祥云县)屯垦规模甚大,后随军迁出的不少。因干旱缺水,旱灾频繁,历代自发外迁人口也不少。如辽宁省新宾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张氏谱册》序二记载:“吾张氏当闻之先祖,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兄弟四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艰,不得已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失去单山无所寻找。三人至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县城内七甲八社九兰住”。《张氏谱册》 所记常山、双山、三山、单山张氏四兄弟,他们很可能是知道县内曾有迁山东者生存环境比本地好,才“同心往山东”的。查明代建置,其路线从云南县出发,北行“经长江”到山东,可经姚州(大姚、姚安)或经元谋、永仁至金沙江长江;或经滇东北乌蒙府、叙州(古僰道县,今宜宾县)“经长江”。祥云县张姓人家甚多,以张姓作地名的也多,如张家村、张家营、张家坡河、张四营、张厂海等(注32)。迄今为止,祥云县居民中汉族亦多。按《云南年鉴》载,2008年祥云县总人口45.8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3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4,少数民族8.6万人,占17.59。云南少数民族有类似汉姓的不少;在汉族聚居区,历史上在封建统治者岐视少数民族的情况下改称汉族的也不少,是不得以而为之,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来自云南省。

6、胶东民间认云南为故乡。 笔者曾三次到山东考察学习,都感受到了胶东人对云南人的亲切感。

第一次是14年前,1986年笔者在烟台开会,到乡镇考察乡镇企业时,当地群众听说我来自云南,一下子围拢来很多人,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说,他们的祖先是云南人。后来到了青岛,酒店内《青岛风采》一书记载:“据说,红岛的居民是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迁徙而来的。”(注33)

第二次是1992年,我特地到山东省崂山县红岛镇考察。红岛镇党委书记得知我来自云南,说是“家乡来人了”,十分热情,组织了欢迎座谈会,要我讲述云南的情况,我简要介绍云南省情后,问其祖先来自云南何处,众曰:“祖辈相传,来自云南卡拉县(或嘎嘎县)大槐树下。”

第三次是2010年9月18日晚6时,山东省烟台市宴请云南省老干部学习考察团时,主人致词说:“胶东半岛许多群众说他们的祖先来自云南,所以云南的同志来这里我们感到特别亲切。”笔者著《云南地名探源》记载了:“一九八六年,笔者在烟台开会期间,听当地群众说:‘老辈相传部分山东人是由云南迁来的。旧社会习俗,丧葬送灵要面向西南方,有返回云南故乡的意思。’”(注24)这是十多年前的记载,且旧时重考道,送灵西南向,送回云南,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也说明“小云南”在云南省。

四、云南人外迁及迁移的双向性考

古代云南人外迁,既有北向、东向进入内地的,也有西向经缅甸等进入东南亚、南亚的,还有南向经元江红河至越南等地泛海迁移的。明代云南人外迁,既有经姚州(大姚、姚安)、元谋、永仁至金沙江长江;或经滇东北乌蒙府至叙州(古僰道县,今宜宾县)入长江,向内地迁移的,更多的是从越南泛海迁移的。而走水路海上丝路更早、更便捷。因云南矿产开发历史悠久,矿产品外运,一是经昭通(恩安县)、宜宾(僰道县)输入内地,有“搬不完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之说。二是由滇南,经元江红河,入越南,转运它处。云南贲古(个旧)产银、锡,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开采。明正德《云南志临安府土产》载:“锡,蒙自个旧村出。”清檀萃《滇海虞衡志》:“铅铁所出地方多,唯蒙自之锡名于天下,其厂名曰个旧。”元、明朝时,铜的开采十分兴旺;清朝以后,采锡规模之大,个旧成为“中国锡都”。元江红河历史上就是云南的重要通道,其航运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蜀安南道”之称,由河口出入,内接巴蜀、外联交趾(今越南北部);到隋唐时期发展为“马援古道”、“莲花滩古道”;至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清光绪21年(1895年),河口正式被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史载“大船三百,小船千艘,往来如蚁”。当时,每天来往蔓耗码头运送物资的马帮多达2万匹,由此可见元江红河航运之盛。由此可知:云南古代矿产多是从水路运出的,云南人外迁也主要是走水路。

山东崂山太清宫三官殿正殿院内的耐冬,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清代作家蒲松龄,曾以太清宫内的耐冬与牡丹为题材,写下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香玉》篇。据明代崇祯年间《崂山志 》记载:系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道人张三丰从海岛移栽于庭院,至今已600多年了。耐冬是云南山茶花的变种,溯其源,也是从云南移植的。据山东烟台市园林管理处王俊、杜勤民、王家祥《试论胶东半岛耐冬资源今昔的变迁耐冬的起源》说:“据《中国植被》载:我国云南西北部、东南部、金沙江河谷、川东、鄂西和南岭山地,不仅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也是这些区系成分在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而这些第三纪古热带起源的植物区系,即现在东西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开端,这一地区就是它 们的发源地。……由以上证明,胶东半岛耐冬是起源于古热带山地,在胶东半岛长期处于亚热带时期,耐冬从古热带山地北上而来。”因古代陆路交通不便,云南山茶花外移山东,很可能也是从元江红河航道,经越南而运至山东沿海岛屿繁衍,再移植至山东崂山等地的。

较早提出云南古人外迁说的是云南大学刘尧汉教授。他说:“元谋人及其同类子孙,往北可溯金沙江与汇入金沙江及长江的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嘉陵江而上,即经四川达于西藏、青海、甘肃及疆南塔里木盆地;往东沿黄河、长江而行遍及全国;往南进入印支半岛;往西达于印度、缅甸。”“春秋时迁入金沙江两侧滇、川、黔的西北甘、青羌戎,原先本是元谋人的子孙,在一百七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中,迁出又迁入,这是不足为奇的。因而,西南三省的彝族及彝语支各族是当地的土著,远古时已迁往西北甘、青,又至夏、商、周,秦汉以后,被称为戎或羌戎”, “初都陈,又徙鲁(山东)”。《禹贡锥指》说:“今登州、莱州二府,皆为禹贡莱夷之地。”(注35)。

《人文威海胶东人的祖先》载:“胶东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所说近似,即既有云南外迁的,也有从全国各地迁云南的,这就是迁移的双向性。

综上所述,“小云南”就在云南省,这已为历史文献、民谣、民俗所证实,是多证、铁证;山东胶州半岛群众的先民,一部分来自云南省“小云南”(云南县,即今祥云县),一部分来自滇东北“乌撒卫”,还有的来自大理凤仪、玉溪江川、通海等地。山东胶东群众视云南为故乡,与云南群众是亲戚,这是有根据的;中国人口史是一部古往今来在互相交流中发展的历史,是各民族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光辉灿烂文化的历史。笔者建议学术界、特别是山东省和云南省地方志系统就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进一步破解这一“千古之谜”。

(本文作者系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注:1、《百度百科小云南》baike.baidu.com/view/1105354.htm 2010719。

2、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587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万历云南通志卷之七兵食志第四洱海卫》。

3、《云南省弥渡县地名志》,云南画报社1986年12月内部出版,第17、22、25、34页。

4、 《云南省宾川县地名志》宾川县人民政府1989年内部出版,第25、89、94页。

5、 《云南省祥云县地名志》第110、241页,祥云县人民政府编辑出版,祥云县印刷厂,内部发行,1987年6月出版。

6、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五卷80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明杨慎《滇程记》。

7、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三卷72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明会典卷一百八礼部六十六朝贡四土官》。

8、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五卷48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明程立本《云南行记》。

9、朱惠荣校注:《徐霞客游记校注》下册,第1166至116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6月第一版,1993年12月第二次印刷。

10、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799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道光《云南通志》卷四十一《建置志邮传上设铺上云南县》。

11、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五卷769页安南坡条,云南大学出版式社出版发行,1998年5月第一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2、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三卷204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方国瑜、林超民著《马可波罗行记附录》。

13、云南省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主编朱惠荣、副主编吴光范、梁乃英),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第一版,第354页。

14、吴光范著《话说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9月第一版,第13至16页。

15、云南省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主编朱惠荣、副主编吴光范、梁乃英),商务印书馆1994年10月第一版,第29、136、233、279、720、723页。

16、《云南省祥云县地名志》第5页,祥云县人民政府编辑出版,

祥云县印刷厂,内部发行,1987年6月出版。

17、《百度.人文威海.胶东人的祖先》。

18、《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历代建置二元史地理志》第19页,《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历代建置二明史地理志》第32页,云南省龙云、卢汉监修,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出版。

19、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第41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8月第一版。

20、《云南省盐津县地名志》第184页,盐津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辑内部出版,志书印刷昆明新星印刷厂,1985年12月1日第一版。

21、《新纂云南通志卷十历代建置沿革表》第30页,云南省龙云、卢汉监修,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出版。

22、《云南省大理市地名志》第1、2、73页,大理市人民政府编辑出版,云南省新华印刷厂1990年11月出版,内部发行。

23、《云南省通海县地名志》第53、67、73页,通海县人民政府编辑出版,云南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队印刷,1988年11月出版,内部发行。

24、尤中著《中国西南民族史》第431、43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8月第一版。

25、《 云南省禄丰县地名志》第141页,禄丰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6月内部发行。

26、王际桐著《地名学概论》第2至3页,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4月第一版。

27、《云南省祥云县地名志》第99、106、114页,祥云县人民政

府编辑出版,祥云县印刷厂,内部发行,1987年6月出版。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云南省志卷五植物志》第68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3月第一版。

29、《云南省大理市地名志》第5页,大理市人民政府编辑出版,云南省新华印刷厂,1990年11月出版。

30、吴光范著《昆明古今地名考释》第11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1、《新纂云南通志元明清云南省建置考》卷三十五第27页。

32、《云南省祥云县地名志》,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159页。

33、吴光范著《云南地名探源》第278至27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34、吴光范著《云南地名探源》第 278至27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35、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第28至29页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1-29 15:41:22
耕海探洋 发表于 2011-12-10 16:28
地名标准名称: 生产社区居民委员会

所属政区:行政区 > 龙山办

大叔你好,我是荣成的,听我爷爷说我家是从文登界石迁过来的,文革期间家谱被毁,所以只知道我爷到我这的派字,学.胜.克,我问过一些老人,太爷和老爷的派字好像是,云和永,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支刘姓的线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99#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1-29 20:29:16
因为界石在文登西北与牟平相接,在界石地面刘姓多出于牟平刘姓,但其字辈与你对应不上,清初由牟平东关迁入高村鞠家庄.鞠格庄的刘姓字辈中有两个字“云、永”与你相同,你可以查询一下,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00#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2-2 15:11:13
我怎么找不到,我的老家是 那里的啊
我们家,爷爷范、殿、父亲、树、我现在是成,请高人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0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2-2 15:12:36
我的 出生地是吉林农安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02#
发表于 2014-2-8 16:47:59 | 只看该作者
我姓刘,我们的辈分是:金木水火土 立家传事业
祝大家万事如意,马到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03#
发表于 2014-2-9 08:36:17 | 只看该作者
游客 119.179.133.x 发表于 2014-1-29 15:41
大叔你好,我是荣成的,听我爷爷说我家是从文登界石迁过来的,文革期间家谱被毁,所以只知道我爷到我这的 ...

你首先要搞清楚是从界石镇的哪个村?什么时间迁居荣成什么村?这样才好寻根。刘子实家族中有“云”和“永”的派字。
<-sina_sign,1088015645,fadc7ba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4-2-9 16:49:03
寻房问道 发表于 2014-2-8 16:47
我姓刘,我们的辈分是:金木水火土 立家传事业

金木水火土 立家传事业。明眼一看就知道是错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违背这个哲理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05#
发表于 2014-2-10 09:40:43 | 只看该作者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学说认为,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使得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循环不已,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祝大家万事如意,马到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4-30 23:22 , Processed in 0.43002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