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3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孩子的鞋不能超过3双?心理学家的解释让人深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8 15:2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如果我说鞋子的数量,会影响孩子的幸福感,不超过3双鞋的孩子最幸福,你一定会感到非常荒唐。没错,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才发现,这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却非常有道理!


不信,你回头想想,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你觉得孩子的幸福感,有你小时候一双鞋穿到破的时候强吗?


大概是没有吧,以前那种物质贫瘠依然能肆无忌惮的快乐,很少在如今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的专业分析吧!



一、选择越多,孩子越难快乐!


公园里,一个小男孩本来安静地荡秋千,但他看见旁边滑梯没人,哒哒哒跑去溜滑梯;看到旁边玩跷跷板的孩子走开,小男孩又赶紧冲向跷跷板……


这时,一个小姑娘过来荡秋千了,小男孩看到赶紧冲向秋千,不让她玩。小姑娘不依,小男孩就推了她一把。小男孩的妈妈生气大骂:“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有你这样贪心的吗?”


然而,小男孩真的是贪心吗?不是!而是当选择太多的时候,小孩子很难从各种选择中得到100%的幸福感——



荡秋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想“我等下要去溜滑梯”;溜滑梯时看到跷跷板,又打起跷跷板的主意;但看到有人玩秋千了,孩子忽然又想起了秋千的好。


太多的选择,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反而导致孩子的快乐大打折扣,幸福感下降;


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孩子很容易满足,当他们能选择的东西没那么多时,那么不管是玩什么,他们反而因为专心,而更能尽情去享受一种事物的快乐。



二、选择越多,孩子的专注力越低!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做过一个实验:


将孩子随机分成2组画画,第1组孩子从3只笔中选出1支,第2组则从24支中选1支。实验结果是:第2组孩子的画比第1组糟糕得多。

随后,心理学家让孩子们选1支自己最喜欢的笔,然后再说服孩子们放弃这支“最喜欢的笔”,换取另一样礼物。结果第2组孩子更容易放弃自己选的笔。


我们往往以为,给孩子提供的物质越多,孩子越幸福,但实际常常相反!太多选择,会让孩子在选择面前乱了方寸,既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又会在得到之后更不懂珍惜。



三、怎样帮孩子避免过度选择,提升幸福感?


01玩具不多不少,刚刚好:


过多玩具,不仅让孩子分心,对孩子智力发育也不利。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玩具最好是5个:少于5个,孩子容易自卑;超过5个,孩子容易分心,限制创造力。


但玩具不多不少时,孩子更容易在可选择范围内,专注于自己喜爱的玩具,并反复研究、琢磨,创造出各种新玩法,玩具的价值才真正得到最大化利用!


有些家长会纠结到底给孩子留哪5样?个人建议保留拼装类玩具(样式简单、玩法多变)、运动型玩具(好玩、促进动作发育)、涂鸦类(发挥孩子想象力)、毛绒类(童年最初玩伴)、音乐玩具。



02衣服别贪多,少而精是最佳选择:


妈妈们看到好看童装容易失去抵抗力,总忍不住给孩子买买买,但当你看到满衣柜乱七八糟的衣服时,真的没有觉得自己太冲动?

心理学家建议:4岁以上孩子,每个季节衣服无需超过5套,就能完全满足需求;同时,鞋子不要超过3双。


有的妈妈会说:“我孩子还小,5套根本不够啊!”那就能少则少,满足实际需求即可!



整洁的房间,能让孩子更专注地投入玩耍与探索。相反,生活在一个堆满玩具、衣服的空间,更容易让孩子烦闷压抑或暴躁发怒,缺乏耐性。


“多则惑,少则明”,其实除了衣服、鞋子、玩具,我们给孩子提供其他物质时,也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让每一件物品能物尽其用,这样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快乐和满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8 01:51 , Processed in 0.39000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