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8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感悟] 那些从绝望中走出来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7 14:3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文 | 心之助签约作者 朵娘 卢悦 赵悦辰


当一个民族吃饭不愁的时候,我们在愁什么呢?

张艾嘉曾自导自演了一部幽默诙谐又细腻感人的电影《20 30 40》,片中讲述了追逐梦想的20岁少女,在感情漩涡挣扎的30岁女人,40岁的离婚女人。

同性依恋、寻觅安定,自我整合,三个年龄段,三个生命季节,人生阶段的三个分水岭,为爱与梦想愁啊愁。
不同年代会遇到不同的人生艰难。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任何一个生命季节都会遇到不同的人生难题,都或多或少遇到些绝望的事。

张艾嘉有首歌,我常常哼,里面有句歌词这是样的: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是啊,是得走啦,可是往哪儿走呢?没路走啊。



义无反顾地追求爱,却被爱伤得遍体鳞伤

最近失眠症厉害,一半为好友,一半为自己。
好友左娜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理由是,没家可回。为了嫁给她老公,父女反目,母女成仇,但我一直以为她婚姻幸福,细问之下,才知道她过了狗血的一年。

当初,她父母坚决不同意她嫁给那个大她八岁的男人,一是因为年龄,二是地理距离,三是他们不喜欢这个未来女婿。但越是反对,娜儿似乎越倔强而兴奋,仿佛自己是那朱丽叶,要冲破家族阻碍,拥抱爱情。

娜儿说,从小到大她都是顺从与父母的高压之下。这一次,在自己的人生大事上,她绝不妥协,一定要做自己。“我再也不要被父母绑架了。”她果断挣脱父母束缚,远嫁他乡,第二年便生了一大胖小子。

宫斗剧里,母凭子贵,可她的命运却出现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老公是个妈宝男,在婆婆怂恿下,居然经常动手打她,一开始她想起当初俩人的誓言,决定“且行且珍惜”,忍忍算了。

只要他能改,哪怕是让她做个无声无息的逗号,她也认了,毕竟以前在父母身边,她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对方并不收敛,终于越闹越大。最无耻的是,据说为了拆迁获利还是某些经济原因,她老公就是不肯和她离婚,把孩子也抱走了。



娜儿说,我已经大半年没见过孩子了,他也不接我电话,你知道的,我结婚时没要一分彩礼,当时他们家说要给十万给我,我傻乎乎地拒绝了,现在身无分文,要不是朋友接济,真要流落街头。

她伏在我肩上像个小孩般痛哭,我知道,我必须要让她内心的小孩肆意发泄。这一年多,她压抑了太多,内心的小孩忽然在疼痛下迅速膨胀长大,她觉得自己好脆弱,好孤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她说,我只是觉得好难过,好像一个人站在荒无人烟的寒冬里,好孤独,好无助。

也许父母对她的控制,是一种保护。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离开了父母却没有过出自我,没有获得情感滋养,没有迎战的自控力,这些缺失她又该怨谁呢?
我说,你还是给叔叔阿姨打个电话,说不定他们早就原谅你了,虎毒还不食子呢!但娜儿却坚定地摇摇头,表示不想再在父母的庇护下过一生,能仰仗父母一时,却不能依附他们一世。

我不能让他们看到我这个狼狈的样子,我会和他们和好,修复我们的关系,但那是在我活出自我,拥有爱他们的能力之后。现在回去,只会让他们觉得我是永远独立不了的小孩,不久我就会陷入撒泼打滚的婴儿行为和歇斯底里的痛苦里。



让孩子逃离孤独,自己却深陷孤独
卡佛曾说自己只能写短篇,因为有两个孩子要照顾。为了谋生他需要找各种各样的工作,在这样的艰难下,他每天碎片化写作,却并不总能保证写作时间,这样的写作方式,他持续了二十年。

他说,二十年家庭生活虽然也有快乐,如果让他再过一遍那样的日子,他宁可服毒。而今,我正遇到他这个难题,但愿二十年后,我没有“宁可服毒”的想法。

这一年过得确实比较艰辛,为了照顾孩子和生存一路调试,生活随时要换挡,转向。

要说心路,网络上的这段话深入我心:在一个没有决斗、没有战争,不太可能有牢狱之灾,也不可能死于梅毒的时代,这也是我尽力过的最大的痛苦——想奉献时间,却没有时间,想献身,却早已四分五裂。



一切从婆婆忽然打道回府开始,孩子没人带,又不到上学年龄,我不想让她做留守儿童,也不想放弃事业。于是焦头烂额,见招拆招,想了各种办法。

1.将孩子放在邻市外婆家,每周五下班赶去看她,周日晚上再赶回来。跑了三个月,自己累趴不说,每次分离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也让我心痛不已。不久,娃舅妈又生了二胎,外婆无法一人同时带三娃,干脆把挣口粮的工作辞了。
2.找份在家办公四天的工作,能自己带孩子。一开始好欣喜,一段时间后发现,想得太美,孩子在我身边成了留守儿童。除我抽时间照顾她吃喝拉撒外,实在不够时间陪她玩。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力,小姑娘总是哭哭哒哒。
3.将孩子送幼儿园。结果没几天,孩子接二连三地生病。一生病,小朋友就像磁铁一样吸在我身上,只能请假,请假,请假。有时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请假,就会将哭闹的小孩晾在一边。

在孩子哭声中写文案做策划,焦虑感也是频频处于坐过山车般的巅峰状态,别说好好写作,光协调工作和育儿的关系,我已经精疲力尽。疲惫时,想起筷子兄弟的歌“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既不允许自己对孩子吼,也不能怪老板无情,那感觉就像是,焦虑将自己的情绪吹成了一个无形的大气球,越来越大,随时都有要爆炸的可能,心情压抑到极点。
最后,还是全盘放弃,选择全职带娃,在娃不需要我和睡觉时,我忙家务和写作。至于谋生,一年后还得重新提上日程。而我知道的,如我这种境况的宝妈不下于十位,她们彷徨,无措,焦虑,惊慌。



作为老板的蕾也好不到哪去,细看之下也是一地鸡毛。

公司属于初创公司,争分夺秒,走路恨不得用飞的。但作为两岁孩子妈,如何在孩子和事业上取舍平衡,对她来说是更大的挑战。

80后这代人,除了独生子女,有许多家庭是有哥哥姐姐的。蕾有个哥哥,她老公也有个哥哥,蕾的爸妈要帮哥哥带娃,她公婆也是如此。

她也不敢把幼龄孩子托付给保姆,只能选择让孩子留守,诸多无奈。为了对得起孩子,那是更加争分夺秒。

蕾时常感叹,我们这一代人,当前真的是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情况都差不多,看如何取舍,千万别在纠结中空蹉跎。这样既一事无成,也对不住孩子。

所以其实,完美人生是不存在的,你所能看到的他人的人生,总是他精挑细选过愿意让你看到的。大部分人在不同的生命季节,都会遇到让人痛哭流泪的事情,都会有心灰意冷的某个时候。



80后的爱与痛,童年花落知多少
绝望让我们痛苦,有压力,继而产生内耗。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会感受到痛苦与压力,感受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剖析。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生理的,安全的,生存的部分,是一个温饱阶段;爱与尊重,归属感的部分,是小康阶段;自我实现,成长部分,是富裕阶段。

对于我们父母那一辈,是生存的艰难。而当前中国社会属于小康阶段,大家对温饱已经不愁。大多数都市女人的宣言——面包我自己买,你给我爱情。言下之意是,我自己就是小康,我需要爱与尊重,除此之外,是自我实现。

当代人的艰难是,如何获得爱与尊重,如何获得自我实现。

  • 毕业多年深漂多年,依然买不起房的姑娘,因前途迷茫深夜痛哭……
  • 穿高跟鞋早起晚归甚至通宵加班,独自奋斗的“黄金剩女战士”,春节回家被三姑六婆唠叨崩溃……
  • 婚姻中为成就夫君“仕途”,牺牲自我,在一地鸡毛中忘记自我的家庭主妇,忽然发现夫君在外彩旗飘飘……
  • 拼搏多年,刚有所成就,却被医生诊断……
人生有的时候,看起来,那么难。 我们努力奋斗,可是一着不慎,满盘还是皆输。我们真诚爱人,可是遇人不淑,爱情还是覆水难收。我们相濡以沫,可是人心难测,婚姻到底还是土崩瓦解。
所有这些都有关爱与尊重或自我实现,凸显出来几大话题是:剩男/女、出轨/外遇/离婚。



当前许多中国人选择晚婚或不婚,他们享受在奋斗中实现自我的快感,同时却在事业拼搏中渐渐稀释爱的能力,慢慢变得爱无能。

这批剩男/女大多是80后,也渐渐开始有90后。他们在大都市的繁华下求庇护,但每当国庆春节这样的空城时候,他们因各种原因逃避回家。

  • 不愿相亲凑合结婚;
  • 放下工作就有空虚感,无力感;
  • 奋斗经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仍买不起房;
  • 离婚了,不想被人笑话。
80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政策两件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而80后的父母,更是因为这两大政策,人生内外有了很大波动。向内,不得不从传统教育中,强行内化西方思想,接受中西方思想的冲撞;向外,不少父母,至少是父亲,在改革开放潮中下海经商。

所以,这一代人要么是妈妈辞职带孩子,对孩子过度管控和包办,使孩子在精神层面缺少发展空间;要么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孩子各方面成长都空白和荒芜,内心的小孩被拼命压抑,被逼迫成长为小大人。

这一代人在过去的人生经历中,往往没有足够的成长的空间——父母要么过度催促他们长大,要么总觉得他们还没有长大。

这两种极端对待,让他们无法以更自然的方式学会应对外界,以至于当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有一种空心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么缺乏方向,要么缺乏信心,这种力不从心又无处可解。绝望感,自然应运而生。


人生,是一场修行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为自己修行的一生,我们不能因为原生家庭里“爱”的缺失,就选择自暴自弃。唯有修行,方能拯救自我。

1.找到自我:有人说,脆弱是情感连接的钥匙。卸下面具,展现脆弱,在情感连接中与人产生共鸣,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我。

2.获得爱的能力:在过去的关系中,没有得到爱的引导,导致爱的能力缺失,就需要多去学习经营爱的方法。

关于找回自我和爱的能力,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J.K罗琳。

J.K罗琳出生环境并不好,美好童年几乎与她绝缘。在她降生之前,父母就一直渴望生个男孩,她自然不被父母待见。成年后,当被被问到最渴望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一个幸福的家庭。

就算父母放弃你,但你不能放弃自己。把孤独寄情于学习的罗琳,6岁时便开始创作童话。



然而,原生家庭父母爱的缺失,就像在姑娘内心布了一个迷魂阵,罗琳在还没有来得及认清一个人,就匆匆踏入婚姻殿堂,生下了女儿杰西卡。

婚后丈夫家暴,不堪忍受的罗琳只得带着女儿重回英国。带着幼小的孩子,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罗琳只能住在没暖气又老鼠成群的毛坯小公寓,靠领取政府救济金过活。

落魄又要强的她一度想过自杀。感谢她熬过了生命中的坎,才能带给我们精彩的《哈利·波特》。罗琳的才华最终得到认可,她一口气从第一部写到第七部,她的名字随着小说的同名电影,在20年间全世界范围内持续掀起热潮。

赢得自我的同时,罗琳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她和麻醉学者尼尔·默里相遇相知走到一起,还生了两个孩子。她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愿望。

寻找到自我和修复爱的能力后,一切就如罗琳在《哈利·波特》的最终篇写道:“19年来,哈利的伤疤再也没疼过,一切都显得平常。”


寻找自我和爱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踏过伤痕、跨过悲伤、爬出陷阱、走出困境,需要能熬、能等,需要不认怂、不服输,需要慢慢累积、逐渐凝聚,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获得幸福人生的大翻牌。

Tips:走出绝望,我们须有7个复原力因子

(1)具有幽默感并对事件能从不同角度观之;
(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
(3)能自我认同,表现出独立和控制环境的管理;
(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
(5)据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
(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
(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5-2 05:49 , Processed in 0.36302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