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5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哪些孩子要尤其小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11 10:1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夏秋之交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新闻报纸上经常有小儿因手足口病死亡的报道,这让家长们闻其色变。袋鼠麻麻认为,恐惧源于未知,家长们需要的是:真正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20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不过,这些肠道病毒并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次暴发流行中,一般是一种病毒或两三种病毒同时出现。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



  CoxA16和EV71这两种病毒引起的症状很相似,人们无法在外观上区别手足口病到底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但通常情况下,EV71引起并发症或重症的机会较CoxA16大很多。


  手足口病传染途径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存在于:患儿的皮疹、水疱破损处、口腔分泌物及粪便中。


  所以,与患儿有近距离接触,或者接触了被分泌物污染的食物、水、玩具、毛巾等物品都可能被传染。



  接触手足口病病毒的人,即使没有发病,也会成为移动的带病毒者,随处散播病毒。所以有一个人患了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并隔离,那就有可能造成周围人的感染,甚至导致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手足口病最喜欢两类人

  当手足口病在暴发流行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不过它还是比较“怕强凌弱”的,最喜欢“欺负”两类人:


  1、5岁以下的儿童

  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不讲卫生、抵抗力弱的孩子最容易被传染。因此,手足口病最容易爆发的地方就是: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这些儿童聚集密度大的地方。



  2、抵抗力较差的成人

  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甚至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当成人的抵抗力变弱以后,就会变得跟儿童一样容易被传染,症状也跟儿童患病后相似,以手部、脚底、口腔内长疱疹为主要特征,有些人的症状甚至比儿童更严重。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感染肠道病毒后,患者不会立即发病。先是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


  抵抗力强的人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人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1、轻微症状

  在发病初期,患儿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体温可达38~39℃。发热1~2天后,手、脚、口腔,甚至肘部、下肢、臀部都会出现疱疹。疱疹比水痘疱疹要小,水疱壁很薄,大多不痒,也不会结痂。



  除此之外,患儿还可伴有咽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宝宝则因为口腔有太多的疹子而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这些症状与疱疹性咽峡炎非常相似,家长要注意鉴别。


  2、重症症状

  严重的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可能会侵犯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肺和心脏,尤其是小于3岁的孩子。在发病后即可出现脑膜炎或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患儿死亡,或者即使治愈也会留有后遗症。


  因此,一旦发现患儿有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抽筋,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加速,出冷汗等症状时,应立即送他去医院治疗。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这样的重症病例只占几千分之一,死亡率仅为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手足口病康复关键:护理

  手足口病虽是病毒所致,但并不主张抗病毒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对孩子会有毒副作用。同时,也不主张用抗生素!有些家长,一看孩子出现发热的症状,就赶紧给孩子用抗生素 “消炎”。殊不知,给婴幼儿用抗生素,非但对病毒无效,还会影响日后其他疾病的治疗!


  其实,排除上面刚刚讲的重症症状,需要立即送医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像感冒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可以不治自愈,周期一般为7天。但这并不表示孩子发病以后,家长不需要做任何事情,针对孩子发热、皮疹等症状,还是需要对症处理。


  1、发热的护理

  当宝宝体温低于38.5℃时,家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要注意给宝宝补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则应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

  2、皮疹的护理

  出疹子时,家长应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并要及时给宝宝更换衣服。此外,要给宝宝勤修指甲,以免过度搔抓引发皮肤损伤和感染。若疱疹破裂并伴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


  3、口腔的护理

  若宝宝嘴里的疱疹已溃疡,家长可用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抹口腔,并要让宝宝经常漱口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给孩子喝点偏凉的奶或水,少量多次,可帮宝宝减轻口腔溃疡的痛苦。


  4、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多给予一些温的流质饮食。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预防手足口病 要做好6点

  1、接种疫苗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疫苗——EV71灭活疫苗已经批准上市。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EV71病毒易感者。

  作为全球首个EV71疫苗,该疫苗的投用,将使日趋严重的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和蔓延得到控制,尤其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2、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要让孩子与别人共用餐具、毛巾、衣服、玩具等用品。


  正确洗手:

  此外,由于肠道病毒对高温敏感,100℃以上立即死亡,而且它也怕消毒剂和紫外线。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可以将宝宝的餐具、水杯等煮沸消毒,衣服、被褥可经紫外线照射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


  3、少去公共场所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尽量要少带或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在家里,室内要勤通风。


  4、提升孩子抵抗力

  平时要让孩子多运动、锻炼身体,并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膳食,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袋鼠麻麻有话说:

  经常有人问:“孩子得过手足口病后,还会再得吗?”


  这要根据所感染的病毒而定。


  孩子对同一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会产生抗体,也就是,如果患儿之前过柯萨奇病毒16型手足口病,那么他今后就不会得柯萨奇病毒16型手足口病了。但如果下次感染的是另一种病毒,就还有可能再次得手足口病。因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因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做好鉴别非常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8 14:56 , Processed in 0.46800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