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43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为什么得白血病的大多数是孩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8 15:06: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白血病,着实令人担忧,谁又曾想到为什么现在得白血病最多的人群,居然是孩子。父母辛苦拉扯抚养数载,一朝病至,全家潦倒,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今年五月,老婆师兄年仅六岁的女儿,因为长时间不间断的感冒,并伴随持续性低烧,师兄及师兄嫂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哪知道不检查还好,一检查便有如晴天霹雳,当时就被医生告知孩子得了白血病,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顿时陷入困局,随之而来的各种慰问,各种支持,算是给了这个小家庭聊以自慰的小安慰。


  当我们听到孩子得白血病时,往往起初表示惊愕,之后便是满脸的同情与怜悯,只是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谁又会仔细去思考究竟谁才是让孩子得白血病的罪魁祸首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又当怎样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白血病的困扰呢?


  孩子一旦身患白血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医生最常见的治疗建议是换骨髓。但没有人知道换了骨髓后孩子的存活时间有多长?更是弄不明白导致孩子患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分析一下,看看哪些因素在暗中作怪,一步一步摧毁孩子生命最后的防线。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白人体内大肠的功能。作为重要器官,它对人体的第一大贡献便是吸收水分,此外便是在吸引水分的同时引起自身蠕动,这也是它的第二大作用。这两大功能结合,便能够将人体内经吸收后的废物残渣于一天的时间运抵肛门处,这也就是说正常人,至少每天会有一次排便的感觉。


  而大便干燥便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大肠吸收的水分大多要供给肾脏用于人体造血,血液中水的含量占到95%左右,这些水从哪里来?通常都是由大肠吸引补给给肾脏的。将水分吸收与造血功能相结合,一旦大肠的水分吸收功能失调,便即有可能导致罹患白血病。


  经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六至八岁左右的小孩子患白血病的几率相对来说是最高的,结合上述容易患白血病的人群的体质状况,不难得出喜欢喝饮料的孩子所占的比率似乎略高一筹。


  


  为什么长期喝饮料的孩子更容易患病呢?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饮料都含有甜味素,长期饮用,饮料中的甜味素便被大肠运送到肾脏用以骨髓造血。一旦大量甜味素进入人体,这类化学物质又是很难被人体降解的,待其进入骨髓后,便有如塑料袋一般堆积在骨髓里面,极容易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影响,严重的会引起障碍性贫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血病。


  面对现代所谓的文明社会,太多的父母为了炫耀自己的阔绰,人家的孩子喝水,他便要给孩子买上好的饮料,生怕孩子的生活条件赶不上别的孩子,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在一步步剥夺孩子的生命,在一步步蚕食幼小的个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以前的人虽然出生贫寒,但身患恶疾的概率反而相对现代人而言少得多,比如现在的孩子一出生便黄疸,医生便拿此大做文章,用那个小设备一照,说孩子黄疸值太高,必须放到医院治疗,如何治疗,事实上便是用经过了过滤了的灯光,使其类似于自然光来持续的照射孩子,以此降低孩子黄疸值,父母却整天不能与孩子来一个亲密的接触,孩子出生没几天,仿佛就要与父母天人一隔,实在令人心疼。


  说实话,小编的孩子刚出生时,因为是剖腹产,黄疸值本来就较顺产孩子偏高,出生后两天,医生每次来检查一次,就把我这个当时的育儿盲吓得个半死不活,到处找资料,随手翻数据,孩子他妈本来身体就已虚弱,剖腹时还进过ICU,这一来二去的,整个家庭的神经都崩得紧绷绷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大家分享,在面对真实的疾病时,我们应当保持临危不乱,在我们理性认识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学会如何合理的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孩子们都能够有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童年,不要再被白血病等一类的恶疾困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2#
发表于 2016-7-20 07:2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谬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5:44:42 | 只看该作者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你可以不信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7 02:23 , Processed in 0.49920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