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68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为什么这样教育,会把孩子送进监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7 14:19: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大清早,孩子嘴里背起童谣,大致意思是:小朋友们排排坐,大家一起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最小一个留给我。


    话音刚落,正在洗脸的爸爸开口问了,为什么把最小的留给呢?


    孩子说不知道。


    然后又转身对我说,孩子每天说的一些话,你要留心,问问她为什么,然后不明白的事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哦。我知道了。



    被他这样一说,倒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看过流传甚广的一篇文,关于妈妈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有多大。


    一位科学家,为了证明这个事实,从全美选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监狱罪犯。让他们分别对自己的妈妈,以文字信件的方式,进行一次评价,或小时候的教育、或人生启发、或受到的影响等等,只要有关于妈妈的文字,都可以。


    众说纷纭。其中有两个人的信件,最能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都是关于小时候分苹果的事例。


    一个是来自于监狱的罪犯。他写到一次家庭团聚的节日里,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妈妈让他和弟弟分别做出选择。


    弟弟年幼无知,随口说出了自己心里真实想法,想要最大的那个,就伸手去拿。结果,被妈妈狠狠大骂一场,并从弟弟手里夺过苹果,严厉批评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做人要懂得谦让、友好。好孩子应该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做事情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想到别人,知道吗?结果,哥哥看到弟弟这样做,并没有达成所愿。后来轮到他说时,他就隐藏了内心也想要大苹果的真实想法,说他想要那个小苹果,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结果,妈妈开心的夸他懂事,他如愿得到了大苹果。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我想,这个妈妈对哥弟俩的教育方式,也没什么不妥呀。大让小、从小懂得礼仪谦让,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我们很多大人对孩子的一贯教育方式。可是,这个哥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却走向了极端。但凡遇到一些事情,就采取同样的办法,不断隐藏内心真实想法,伪装自我,向外展示一个假想我。说谎,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以至于最后发展到打架斗殴、吸毒、杀人的地步,一步步走到穷途末路。谈到自己犯下的种种罪恶根源,他不得不提起自己妈妈从小教育对他的深刻影响,尤其那个小时候分苹果事件,让他终身难忘。


    另一个是来自美国白宫的高级官员。也是一次分苹果的日子里,他们兄妹三人,分别有大中小三个苹果。可是每个人都想要最大的那个,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结果他们的妈妈却鼓励赞美的说,很好,你们都很棒,能够勇敢的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妈妈很开心。可是大苹果只有一个,谁要想得到它,就到院子里把属于自己负责的草坪,先修理整齐了,大苹果就归谁。结果,这个白宫高级官员,当年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辛勤劳动,获得了最大的苹果。这件事情让他受益终身,他至此明白,要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必须付出努力,争当第一。并且在他们家庭的教育中,一直贯穿着这样的思想,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通过比赛来争取,这很公平,你必须为你想要的东西,付出努力和代价。

渐渐地,人生道路上,他通过个人的一步步努力,最终取得了非凡成就。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教育,结果却大径相庭。


    一个妈妈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染成了说谎成瘾的习性,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另一个妈妈,却让孩子们从小明白,做诚实努力的人,靠这种精神品质的影响,最终把自己推向人生事业的顶峰。


    妈妈的一双手是推动摇篮的手,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埋下罪恶的种子。妈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孩子,也可以毁了孩子。



    生活中,我们可曾见过这样现象,当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住大的先批一顿,不容狡辩、不分是非。都多大了,还跟弟弟妹妹们争抢、也不知道让着点?怎么可以跟弟弟妹妹打架呢,他是弟弟(妹妹)?大的东西要让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或者谁谁谁,这样才是好孩子、乖孩子?


    可是,在你说出这话时,又可知道孩子们内心被压抑真实想法和意愿,长期积累,后果是什么?是吃亏者的心有不甘、还是得到便宜的贪婪成性?长期以往,谁敢保证内心不发生扭曲?


    有些大人爱面子,或过于唯我独尊,只要孩子有点不如意他意的想法和行为时,就觉得的很丢人、没面子,觉得这孩子怎么一点不懂事,似乎作为父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大发雷霆、大动肝火。可是,我们又可曾针对孩子的想法,给予过正确引导?


    小编提醒

    我们应该就事论事,以公正的态度,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的议论,妄加断定。或是采取那个高级官员的妈妈做法,用行动证明,用努力争取,对想要的东西,要付出努力和代价!一味的谦让和纵容,都不是好的做法。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18 20:44 , Processed in 0.53040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