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尿床对儿童伤害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处理不当影响孩子一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9 15:17: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毛毛妈最害怕冬天,因为8岁的毛毛还是会隔三差五地画张“地图”搅得一家人都睡不了整觉。

    “小时候偶尔也尿床,不过当时总想着孩子小,等长大就好了,可没想到上小学了,还是改不掉这个毛病。现在天气冷了,床上褥子毯子垫了好几层,发场大水就全淹了。阴天下雨洗还没法洗,真是愁死人了!”


    一说起这事儿,毛毛她总是一肚子怨气。因为昨天晚上,她正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香甜,半夜突然发现一切不对劲。手一摸,又尿床了!然后气就不打一处来,一边换床单,一边好好地数落了毛毛一顿。

    毛毛半夜被拖起来换衣服裤子,本来就感觉委屈,又被妈妈这么一说,就急哭了,一直到天微微亮才安静下来。而毛毛妈被毛毛爸埋怨几乎一夜没睡,她向我抱怨的时候,正顶着乌黑的“熊猫眼”。

    尿床这件事,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有些父母肯定觉得是毛毛妈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换几条床单么?有什么关系。但毛毛8岁了还尿床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医学上把“5岁以上的孩子每周尿床超过两次,并持续超过3个月”判定为一种叫“儿童遗尿症”的病,显然毛毛的情况符合病情描述,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爸爸妈妈:对于8-16岁儿童来说,尿床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爸爸妈妈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不要总是觉得尿床不用治,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好。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也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约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虽然遗尿症儿童每年的自我缓解率为10%-15%,但不能缓解的患儿其遗尿严重性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还有2%-3%的患儿会持续到成人甚至终身,患儿中以男孩较多。



    大部分尿床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心、不愿和同学交往、容易焦虑、恐惧集体生活。因为尿床本身会让孩子产生羞愧、沮丧和自卑的心理,如果长期尿床也得不到改善,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变得孤僻、内向和敏感。


    那么为什么像毛毛这样大的孩子还会尿床呢?


    排除病理性方面的因素,5岁以上的孩子还会尿床主要是由于以下5个原因造成。


1、过度依赖纸尿裤。有些家长怕麻烦,孩子到了3、4岁还给他穿纸尿裤,没有进行必要的大小便训练,孩子想尿时就随时尿,这会增大患遗尿症的风险。


2、过早地把屎把尿。既然长期使用纸尿裤会增加将来孩子尿床的风险,有些家长干脆在月子里就给孩子把屎把尿,进行“训练”。可是等到孩子进入肛欲期后,就会发现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


3、孩子的膀胱容积小和膀胱肌肉收缩失控。


4、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孩子每天睡得太早或太晚,时间不固定都会影响晚上排尿情况。


5、家族遗传。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症的,孩子有70%的遗传可能。


    另外环境的改变,家庭的变故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会诱发孩子尿床,比如毛毛今年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换了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上的压力没有正确排解,就没有办法在夜间自如地控制排尿。



    如果家有尿床娃,除了正确干预之外,还要进行有效的排尿训练和必要的防范工作。


比如:


1、睡前少喝一切液体的东西,包括水、果汁、牛奶。


2、养成孩子睡前上厕所的习惯,尿液是一点点集聚到膀胱里的,所以睡前尿一次至少可以安睡几个小时,这也可以培养孩子固定作息,调好他的生物钟。


3、半夜叫起来尿一次的,冬天夜比较长,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之后,会发生身体要尿了,但大脑没有给出指令的情况,所以此时父母充当了部分孩子大脑的功能。不要害怕会打断孩子的睡眠。根据我的亲身经验,孩子在熟睡状态得到提醒他尿尿的指令后,可以闭着眼睛用娴熟动作完成整个过程,并接着上床呼呼大睡。


4、床边准备尿壶、便盆备用。即便不是冬天,晚上从温暖的被窝走到厕所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在床边准备一个便盆有利于孩子及时排尿。



5、铺上一层防水垫。如果孩子起不来,自己又睡得死只能使出最后的必杀技——防水尿垫了。


6、常备替换用床单。千防万防难免还是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所以在手边常备一套床单被褥肯定是有备无患的。一旦孩子尿床,就能快速地将干净的床单换上铺好,这要比半夜翻箱倒柜找出床单重新铺节省时省力,也能减少因为尿床带给全家人中断睡眠的痛苦。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一般到18个以后才会逐渐有控制排尿的能力,并且此时他们脑部及认知功能也随之发育,能听得懂大人指示。也就是说只有孩子的身心都准备好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小便训练。不过以上改善孩子尿床的训练工作,最好在学龄前就开始。


    如果发现5岁以上的孩子还会频繁尿床,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明确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一旦确定患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夜遗尿门诊接受治疗。


    对于膀胱容量小的孩子,可以利用高科技在内裤上装个“尿床报警器”。只要有尿水渗透尿布流到尿床感应器上,就会迅速将线路接通,闹钟响起,达到报警的目的。


    如果孩子已经尿床了,那么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尿床”这件事的态度。


    半夜睡得正熟,却被“大水冲了龙王庙”肯定难有什么好心情,父母的情绪可以理解。但如果每次孩子尿床,父母就生气大声斥责,会让本来对尿床就很羞愧的孩子更加恐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尿床发生后,如果及时做到4点就能减少尿床连带的困扰:


1、半夜不要教训孩子。尿床通常发生在半夜,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是又睏又累的,所以当时一定不要斥责孩子,一切等到天亮以后孩子完全清醒时再说。孩子尿床了,你只需要一边安慰孩子,并一边拿出备用的床单默默地换好。


2、换洗床单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尿床的善后工作。尿床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但自己又没办法控制,在心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非常希望能“做点儿什么”来弥补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换洗床单和衣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告诉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减少孩子对于尿床的恐惧。先不怕它,知道怎么应对,才能最终战胜它。


3、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大部分父母知道孩子尿床不是故意的,但因为自己的“起床气”和尿床本身带来的很多麻烦,就忍不住迁怒孩子,对他们发脾气,这样非常不好。而且你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对尿床的孩子骂得越多,他可能就会尿得越频繁。


4、注重孩子的隐私。5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融入自己的小社会了,所以父母应该避免在他的同学和老师面前提他尿床的事,哪怕以开玩笑的方式也不要。一来是保护孩子的面子,二来如果给孩子贴上“尿床”的标签,想要撕下来就更难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2 18:40 , Processed in 0.51480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