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4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宝宝掉下床,你的第一举动很重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8 15: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再细心的妈,也有粗心大意的时候。那么,宝宝掉下床了以后,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1、不要慌

  妈妈是宝宝的天,如果你也慌了,不知所措,相信宝宝会更加害怕。所以,就算宝宝掉下床了,妈妈也要保持冷静应对,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


  2、记清楚宝宝掉下床的姿势和场景

  如果真的发展到要去医院的地步,医生一定会问,从多高的地方摔下来的?哪个部位着地的?伤后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

  所以,第一时间不是急着去抱起宝宝,而是观察清楚宝宝的落地姿势,周围有些什么东西。记住当时的情形,当医生问起来,也能清楚的回答,说不定对宝宝的医治有帮助。


  3、观察宝宝有没有外伤

  观察宝宝有没有流血,如果有流血,要马上进行按压式的止血,如果严重的,要带宝宝到医院做及时的处理。

  还有就是要留意宝宝的身体手脚有没有血肿,如果没有,方可抱起宝宝进行安抚。如果有,用冷毛巾冷敷,可以减少出血量,三天后还有淤血,再用热毛巾热敷。如果肿包较大或较红,可先应急抹点香油,或用湿润的土豆片贴上,有止痛化淤的辅助作用。



  4、安抚并观察宝宝反应

  在抱起宝宝安抚的时候,并不是就只是安抚,还要一边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例如神经系统有没有出现异常表现,如发现宝宝出现高声哭叫、四肢肌肉紧张、牙关紧闭、眼斜视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送宝宝去医院。当宝宝出现四肢活动不对称、触及肢体或关节时出现哭闹或痛苦表情时,也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果确定宝宝是头部着地,尤其是后脑勺先着地时,妈妈需特别重视。另外如果发现宝宝还有出现睡觉不醒、呕吐、非常兴奋等任何一个表现时,都需立即送往医院,看是否存在颅脑损伤。


  宝宝摔到头部时,以下几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2)宝宝摔后没有哭,出现意识不够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况;

  (3)在摔后两日内,又出现了反复性呕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剧烈哭闹;

  (4)摔后两日内,出现了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况。

  当宝宝平复情绪不再哭后,妈妈应轻轻按一下宝宝的各个关节、胸骨等,看看宝宝是否表现痛苦的样子,查看宝宝关节是否受损。如检查到某处,宝宝表现痛苦,则应该及时就医。



  5、后续观察

  宝宝掉下床后,并不是当时没有事就可以放心的了,还要进行后续观察。因为如果是受了内伤,并不会马上表现出症状。所以妈妈在宝宝掉下床后还要接续留心观察,看看是否有呕吐、嗜睡、昏睡不醒、抽搐、脸色发青发紫等异常情况。

  如果神志清楚、行为正常,24小时后仍然没有任何异样表现,就基本排除神经系统损伤了,3天后可排除其它方面的损伤。




  如何防止宝宝掉下床?

  意外之所以称为意外,多半是防护不周全而造成的。所以,要避免宝宝掉下床这样的意外发生,妈妈就应该要主动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1、放在有围栏的床上

  这是最好而且最有效的方法!现在一般床都有床褥,宝宝即使在床上摔倒,也不至于损害太大。另外,有床栏围着四周,不怕宝宝爬出来摔倒。在装有床栏的床上放些玩具,就成了宝宝的一方小天地了。

  温馨提示:如果是放在宝宝床上,要注意宝宝床的围栏不要太矮,不然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如果是大人床另外安装的床栏,注意床栏要稳固,能够承受住孩子的重量,四面床栏的拼接要注意缝隙不能太大,否则会把宝宝卡住。



  2、床周围设置安全地带

  在床周围的地面上铺一些比较柔软的东西,如海绵垫、泡沫垫、厚毛毯等。即使宝宝不小心掉下床,也不会出现严重的损伤。另外,离床比较近的地方最好不要放置桌子、热水瓶、垃圾篓等危险物品,以免宝宝掉下床时碰伤宝宝。


  3、教宝宝如何下床

  这个方法适合大一点的宝宝。与其提心吊胆宝宝掉下床,不如教会宝宝如何下床(前提是你家的床不要太高)

  当宝宝可以站稳并且走两三步开始就可以学习自己下床了。宝宝正确的下床方式是,宝宝趴在床边,脚朝外。然后慢慢一点点挪向床外,让脚悬空垂下,直至脚着地站稳为止。每天在宝宝睡醒要下床的时候练习几次,很快宝宝就可以自己下床了。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在床边,脚悬空,会很害怕。这时候可以给宝宝抓着被子、床单或者妈妈的手,给他一些安全感。当宝宝下半身都悬空的时候,妈妈可以用手轻轻托着宝宝的屁股,以防宝宝突然后仰,也可以防止宝宝下得太快。

  当宝宝成功下床后,一边笑着鼓励宝宝“”不用害怕“,“还差一点点就可以了”,“你可以的”之类的话语。当宝宝成功着地后,可以称赞宝宝“真棒”,抚摸一下宝宝,或者给宝宝拍手等适当的鼓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5 14:18 , Processed in 0.51480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