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8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孕婴学堂] 盘点0-3岁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16 09:4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随着孩子的生理状态逐渐成熟,同时也开始出现粗动作、细动作、语言及认知的发展,而这些发展将慢慢整合成手眼协调能力。若父母能把握学龄前的关键时期,引导、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将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有所帮助。

0~6个月

此阶段的宝宝仍像小动物,还处于用本能感受的阶段。从3~4个月开始,宝宝有较明显的手部动作,视力也较成熟,可说是手眼协调能力的起点。

双手想要碰触身旁任何东西,仿佛在探索周围环境。

对声光效果明显的物品,会有较大的(兴趣)反应。

等到接近5个月时,有时候会出现左右手交换物体的动作。

在5~6个月时,宝宝比较会翻身,更有能力去接近有兴趣的物品。

开始吃辅食后,有时会自己抓食物(如米饼)吃,但还不太能对准嘴巴,容易戳到脸颊。

6~12个月

俗话说“七坐八爬”,此阶段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愈来愈成熟,眼睛更能主动追寻目标物。只要是手抓得到的物品,宝宝几乎都会直接送入口中。

从躺、坐到爬,宝宝转换姿势的动作愈来愈熟练。

手部活动逐渐多样化,可以做出抓、取、敲、掀、单手指物等动作。

常见的指标性动作,如手拿奶瓶或奶嘴、主动玩拉绳或按键玩具、双手敲桌子、打开玩具箱、捏取小馒头点心、翻动硬皮书或布书(一次很多页)、丢球游戏等。这时候的宝宝主动抓取食物,可以顺畅地直接入口,已不太会戳到脸颊。

1~2岁

此阶段的孩子,视野更广、手部动作变化更多,且大部分能扶着支撑物(如墙壁、桌子)站着,有的甚至能独立走几步路(但仍不稳)。此外,有初步的认知概念,稍微可以听懂大人的某些话,甚至模仿其动作。

知道书是由每页所组成,加上手部运用较灵活,因此会一页一页翻书。

玩积木时,至少可以堆栈2块以上。

可用揉捏、拍打、混合等动作做出简单的黏土塑形。

可以通过玩具等道具,练习配对、分类及认识形状。这时候的孩子,能辨别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孩子对父母手中的餐具表达出兴趣,愿意主动尝试。一般来说,此时能使用简单的餐具,如小汤匙、含吸管的水杯等。

可以用整个手掌抓住彩色笔,在纸上自由涂鸦。

快2岁时会尝试脱袜子、鞋子,偶尔会出现不成功的情形,例如脱袜子时卡住脚踝而脱不下来。

2~3岁

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走得很稳,甚至可以快步走路或小跑步。愈来愈有生活认知概念,视觉和手部动作的搭配更灵活,因而能做出更准确且精细的手眼协调动作。

更懂得如何运用、变化手指和手掌的力量,如转开瓶盖、帮玩具上紧发条。

玩积木时,至少可以堆栈6块以上。

具有对准的能力(视觉与手部的搭配),可玩串珠游戏,也可自行练习穿袜子和鞋子。

延续对餐具的兴趣,孩子开始练习使用小叉子、普通水杯(不含吸管),通常快3岁时就能熟练。

孩子的手部动作更稳定,父母不妨准备易撕包装袋、好剥皮的水果(如香蕉),让他多练习手指细动作。

在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孩子尝试使用剪刀。通常2岁以上孩子可在纸上剪断一刀,但3岁后才能执行连续剪纸的动作。

喜欢球类游戏,但仅止于粗略地丢球,且无法准确控制丢出的距离及方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2 19:01 , Processed in 0.57720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