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7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重温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老规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7 16:38: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流传于民间的规矩有很多。在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老规矩中,有的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有的显得不那么切合时宜,但有的则与一定的礼仪、礼貌有关,绝大部分是可取的,有一些老规矩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是传统文化的习惯,甚至安全的意识,遵守他们不是坏事,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俗语不是乱说的,老规矩不能忘记!



1、“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看着像拜先人的祭品,让上了年纪的长辈心里不舒服,而且米饭无法固定筷子时,饭粒会被筷子挑到桌面,让同桌吃饭的感觉不好。别人的感受要顾及,对吧?


2、“不能用筷子敲盘碗”,制造出来的噪音破坏了就餐的氛围,长辈生气了,骂一句“像个乞丐”,孩子能体谅吗?



3、“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就是,如果换了你作客时主人家的孩子说你是“要饭的”,而且“还要饭”,你会痛快吗?与人相处,要关注别人的感受。


4、“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对柯南·道尔感兴趣的朋友,或许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听到三下连续的敲门声,屋里的人已经感觉到敲门者的急躁了;如果不是敲门而是拍门,受惊的老人家发现是个混小子在瞎拍,骂一句“报丧呀”不是很正常吗?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让屋里的人好接受些,这就是教养。



5、“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也不好好想想怎么又挨骂了!坐下来了又要换位子,您是在挑剔谁呢?换个位,得罪了谁都不知道,要辩解,还真讲不清楚。这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如果孩子没有超强的领悟力,家长还是得耐心解说一下。至于端着饭到处跑,这习惯一旦养成,别说家长头疼“孩子怎么都不老老实实吃饭”,端着饭跑邻居家合适吗?把鸡骨头到处扔雅观吗?就着路边的尘土吃饭卫生吗?


6、“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起码的尊老传统,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7、“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长幼有序,就不用再解释了吧?老公老婆乱坐一气,总有一点不方便吧?


8、“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教孩子学规矩不在课堂上,而在生活中;孩子教好了,有教养就更能被社会接受,这比家长的面子更重要,对吗?



9、“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巴。”能想象一下旁人的感受就不难理解了。有一回吃饭,不慎瞥到糊状物在别人嘴里的情形,那一顿我吃得很少。


10、“吃饭时,手要扶碗,绝不许一只手在桌下。”您要不觉得这不好看,我也没法子解释了;有一回我应邀到朋友家吃饭,看到他们一家老少吃饭时左手都不知在桌底下干啥,感觉真的很古怪。



11、“不许叉腿待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前两项,是男孩的话就是“粗豪”,绝对和“优雅”不沾边;女孩子的话,现在都流行“女汉子”了,能否嫁到好人家,恐怕已经不足为虑了?斜着眼看人,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不以正眼看人”,属于藐视,有教养的都该懂得尊重人,对吗?至于抖腿,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俗话说的“腿一抖人就贱”,是很客观、很精确的描述。


12、“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当然,总不能都要等扎伤人了才来道歉吧?如果都扎了人了,还要怪别人不小心,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儿童经典阅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18 20:50 , Processed in 0.56160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