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09376|回复: 0

全媒书荐 | 对话刘锋:从《崛起的超级智能》看人类未来的命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发表于 2019-9-5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云机器人、区块链、城市大脑等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前沿科技的爆发是巧合还是必然,背后蕴含了怎样的规律?2005年以来,刘锋博士带领科学院团队对前沿科技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结构”向“类脑结构”发展,由此产生的互联网大脑将数十亿人类的群体智能和数百亿设备的机器智能连接在一起,形成大自然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本期全媒书荐专访前沿科技趋势领域研究专家、计算机博士刘锋,一起来探讨互联网大脑的发展沿革,以及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8fc1fdbf9dc0682be58691937d8dda10.jpg

《崛起的超级智能》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


腾讯传媒:请问刘老师为何萌发了写作这样一本书的想法?以及您在后记中提到的“全知全能” 是否是您对“互联网大脑”最终发展形态的预期?
刘锋:写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首先我是一名计算机领域从业者,我们团队主要研究互联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互联网从1969年诞生至今恰好50周年,它在持续进化的过程中对人类各个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因此出现了很多新的世界级商业巨头,比如腾讯、亚马逊、谷歌。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互联网今后的发展趋势为何?互联网的形态又会如何变化?
在专业领域,互联网的名字已经突出了它的特征,即它是一张网。但我们团队在12年前(2007年左右)开始意识到,21世纪后科技的诸多发展以及互联网所涌现的新形态,导致互联网的结构看起来不仅仅是一张网。互联网可能朝着一个与人类大脑非常相似的方向在进化,将从一个网状结构发展成一个与大脑类似的结构。
互联网使人脑中的信息有了更为快捷、稳健、高效的互动,持续将人脑的知识存储在互联网的体系中。它是为人类大脑服务的,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与人脑的结构趋同。学界有两个名词跟这个趋同现象相关,一个是分形,另一个是同构。分形的定义是:在同样的动因下,导致两个原本属于不同领域甚至评判尺度都不一样的事物产生了相同结构的现象。
互联网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连接的要素非常复杂。当它的结构从网状变成趋同大脑的结构时,必然会对各个领域的相关组织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的融合过程中,企业若能顺应分形现象的趋势,就会获得科技红利的奖励;反之,逆着分形趋势去发展,就会受到惩罚。我在这本书里论述到,为什么腾讯、脸书能够有如此显著的竞争优势?是因为它们在互联网大脑的结构里占据了神经元网络的优势地位。
也许,从另一个哲学的角度而言,脑状的系统结构一直存在,只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灰暗区域在被不断点亮。

116f9245b965fc2028aa2f1f351fd10e.jpg


关于全知全能,这并不是一个科幻的想法,而是理性推导的结论。我通过观察互联网的过去、现在并推导未来,自然得出互联网将来会扩展到全知全能的这样一个结论。
起初互联网其实很小,在美国四个实验室里的四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那就是互联网。但是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它在全世界都有了触角。同时,它将所连接的人类,包括很多人类的知识都装入到了互联网的系统里。这个过程可以明显看到互联网为什么叫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其实就反应了互联网的特点。因为它连接了人也连接了更多设备,然后它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影响力也就增强了。
互联网的知识和能力在过去五十年不断地增长。
互联网在五十年前从四个实验室扩展到全球,如今已不再局限于地球内部了,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随着联网的哈勃望远镜、联网月球车的控制,互联网的触角会继续向地球之外扩展。现在还只是扩展到太阳系里面,今后肯定有一天,随着人类智能设备向外的持续延伸,必定会冲出太阳系。
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以后呢?假设那一天人类这个物种还存在,人类还是有机会继续向外扩张,互联网的扩张也是相辅相成的。互联网的触角越多、能力越强,越会帮助人类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如果我们能够持续存在下去,互联网的触角就会不断向太阳系之外,向银河系之外向宇宙深处去蔓延。
当然人类的存续是大前提——假设人类历史能够发展到无穷的时间点,互联网大脑就会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个遍布全宇宙的生命智能体。
腾讯传媒:可以分享下您在书中提出的核心模型,即互联网大脑发育映射结构图创作的灵感和构思依据吗?
刘锋:这个灵感是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出现的。我对于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各种协议非常熟悉。在2007年以后,我们开始发觉互联网总是出现一些传统网状结构并不具备的特征。刚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像一个大脑,但是不断有这种迹象,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冲击才导致了我们产生这种联想——互联网的结构跟人脑的结构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第一次,在2006年、200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在研究社交网络,当探索脸书和腾讯QQ案例的时候,我们团队绘制了一张社交网络的结构图。用户通过在脸书或者腾讯的个人空间相互关注,相互连接。系统一旦登录后会激活,离开后会暂时熄灭。如果人们在这里发生了相互交流和沟通,就会产生一种共振,当我们将脸书或者腾讯的知识图谱可视化时,会感觉到它跟我们的神经元网络是很类似的,并因此意识到它具备分形的特征。

a387d62fbe47b37fdec8b11c573e58ae.jpg


第二个冲击来自于我曾经参与过的一个传感器网络项目。机房可以将很多传感器信息汇总起来形成实时的信息数据报告,便于项目组进行决策。从这个过程观察出,这个新系统还是互联网原来的架构,用户仍然用终端看这些信息,但前端连接了很多传感器,就像神经末梢一样。这个框架跟之前的互联网,一方面是结合的,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新现象。
第三次冲击是科学院的一个创业项目,在一个著名旅游区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测天气和景点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对游客进行调度。这个案例使我开始思考:互联网结构或许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网络结构。整个团队都对这个结论感到兴奋,同时立即向神经学方面的专家求助,参考神经学相关的书籍。通过吸收大量神经学的知识并结合对互联网之前的理解,我们开启了这项研究。
腾讯传媒:如果从智能大脑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为何会出现产业互联网的新趋势?同时,对于智能大脑左右脑的发育先后顺序是怎样确定的?是基于实际的现象观察,还是预设了先发展右大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再发展左大脑(设备脑)的进化逻辑?
刘锋:我之前写过一篇相关文章,总体来说互联网主要发展它的右大脑。右脑就是消费互联网,无论是脸书、腾讯、推特、亚马逊、阿里巴巴、脸书都是以2 C业务起家的,同时本身也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把人连接到这张网里面。
“右大脑”中产生了各种应用,当这些应用的领域逐渐成熟之后,互联网的左大脑才开始发展。产业互联网对应的就是互联网的左大脑,其主要应用于城市、行业建设以及传统企业进化的领域,同时连接了智能制造设备、机器人、无人汽车等智能设备和细分如传感器、摄像头等基础设备。

70a528cecd715b0188ab02c8e0faf549.jpg


2004年兴起的社交网络对应类脑神经元网络发育;
2005年兴起的云计算对应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2008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和光纤技术对应了神经纤维发育;
2009年兴起的物联网对应了感觉神经系统发育;
2012年兴起的工业互联网、工业4.0对应了运动神经系统发育;
2013年和2015年兴起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应了互联网智能驱动的基础与动力;
2018年兴起的城市大脑、阿里大脑、腾讯大脑、滴滴大脑、360安全大脑等等兴起。
上图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其实是一体的。原本在消费级互联网(互联网右大脑)领域中比较有优势的企业,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后,必定会充分借助之前积累的数据势能。
目前来看,我们关于左右脑发育研究的起点是基于现象的归纳,右大脑先连接了人,进而再连接了左大脑。依据分形理论的对应,严谨而言,人类的大脑发育倒没有这么明显的顺序。互联网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它连接了计算机背后的人,随后人利用互联网去实现各种功能。从某种角度来说,人是互联网的触角,也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大脑发展必然的前提。
产业互联网诞生的场景逻辑:当消费互联网的触角在扩张时连接了人,随后人有了相应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微信、QQ、支付宝的账号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也希望能够用网络来操控无人汽车、进入到办公设备中。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对人服务的一个延伸。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从消费级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进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必然现象。
腾讯传媒:将时间节点放得稍微近一些,您认为下一个技术的发展阶段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同技术浪潮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吗?还是随机涌现的?
刘锋:从之前二十年的规律来看,似乎每年都有一个技术高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是一个跃突式的热点不断涌现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平滑的进程。互联网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阶段性地发育了神经元网络、感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后,借助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联合驱动这些子系统进行运转。
同时,互联网大脑或者说互联网超级智能系统在不断发育成熟。为何今年5G那么火?因为5G就是互联网大脑神经纤维发育的阶段性结果。神经纤维的发育程度越好,传输的数据量越多,就会更好地触发感觉神经系统,也使得运动神经系统运转地更加灵活。这其实是相互之间的触发与拉动,取代了之前二维的图像或者文字输入,进入到一个更加立体的三维世界(梦境系统)遨游。
随着5G神经纤维(通信是网络的基础)的持续发展,它会带动其他技术(机器人、无人汽车等)突破瓶颈。要系统性地看待数据三维化问题、梦境系统的实现问题、神经纤维的发育以及其他设备等进一步应用。
如何通过互联网调动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也是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方向。
我们现在发现,以人类的智识水平,只在互联网上面吃喝玩乐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在互联网场景中解决社会、科技、工作中的问题。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变得日益完善之后,群体智慧的应用可能也会有好几个热点。至于,它在哪一年会爆发?梦境系统、群体智能、混合智能如何结合?神经纤维系统如何持续发展?这还需要持续的观察。
十年前是3G的时代,如今5G的浪潮与之前3G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并不是突然爆发出来的新事物。大脑模型细分系统的再次发育又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和拉动效应,要反观互联网大脑模型里曾经发育的不够的部位?可能需要补充性地再发育。
从宏观层面上看,若互联网以大脑的结构来发育,各个神经系统之间一定是相对均衡发展的。哪一个子系统发展不成熟,肯定就会成为发展的重点。纵观科技史,可以发现这种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的分支既有一定的随机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必然性来自于脑结构某个细分部位一定需要发育,但是在整体结构中不同部位发育的先后顺序,有时候会随机受到这个产业赛道的从业者、资本流向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

fd0530ad68630b8f40df17910807a532.jpg

《崛起的超级智能》书影


腾讯传媒:手机作为智能发展的一种铺垫产品,在AIoT(Ai-Internet of Things)的技术时代下,将会如何被过渡和取代?
刘锋:手机的进化问题与互联网大脑或者互联网进化的链接规律有关。我们从1969年进化链条开始分析,梳理了过去几十年人机交互的发展进程,发现:这个链接规律的核心就是产生新的技术或新的智能产品,它会朝着加强人或人脑跟互联网接驳的时间与效率的方向进化。
最早期的研究部门必须通过大型服务器才能登录互联网。台式机诞生后,笔记本增强了可携带性。但笔记本的尺寸依然使得可携带性受到限制,这个时候出现了智能手机。手机进一步加强了人们随时随地、无时无刻登录互联网的场景。
诺基亚当年没有注意到人们对网络便利性的强需求,对于网络连接功能一直没有推动进一步的升级,结果当3G苹果智能手机的出现后,诺基亚难挽颓势。智能手机普及的核心原因正是顺应了这样的链接规律的发展。以这个角度推导未来,现在能够看到的几个新的方向和产品,如VR、AR眼镜,甚至今后可能出现视网膜接口,发展的终级也许是现在关注最高的脑机接口。
但值得思考的是,在视网膜植入设备,或者在头部神经后接入脑机接口,在未来是不是正确的方向?目前来说还需要探讨。人类可能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作为生物的能动性,不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结合,兴许发展到智能手机或许智能眼镜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举一个例子:现在有很多设备接入互联网进行通讯,在通信过程中若直接接入CPU,经常接驳会导致故障率极度增高,甚至将CPU烧坏。 所以一定要设计一个低速缓冲的接口,避免损坏最核心的CPU。同理,将来的通讯设备一定要连接到视网膜上?甚至说连接到神经上面去,如何规避大脑被烧坏的风险?
除非将来基础学科能突破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在未来哪怕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或智能眼镜可能是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

a46eb3a1b21dad0b1d8858d71bb00220.jpg


腾讯传媒:在进入到一个人机混合的阶段之后,您觉得社会组织如何去平衡和设定人与机器之间的控制权。
刘锋:我们最近也在关注相关问题。毫无疑问,人一定要有最高的控制权。互联网大脑有两个智能中心,一个是人的控制权,一个是机器的控制权。
在群体混合智能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权限的交叉。对于某些人来说,对于这个机器是没有控制权的,但对于另外一批人,可能对这个机器有较高的控制权。我们最近研究的一个大概方向是希望强调,在任何时候对任一个设备,任何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来说,都要保证人是拥有最高控制权的,要保证有一个人随时可以去接管这个设备,这是智能系统设计的底线。
腾讯传媒:如果智能产生意识,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形态?除了以碳为结构的生命,其他的一些生命形态会如何和人类共存?社会形态可能会有什么新变化?
刘锋:这估计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智能能不能产生类似于生命的迹象,等同于能否从一个纯粹的工具身份脱离出去,变成一个与人类平行的属于生物系列的智能体。这个问题首先是有很大争议的。
一方面以马斯克、霍金、孙正义为代表的阵营提出了AI恐惧威胁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身份的转移、跃迁,即从工具转变成生命。
但另一方面,99%以上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不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能够被激活成为生命,因为生命的产生本质上是个化学问题。再者说,智能,也分为低级、中级和关键智能因素,关键智能因素往往与生命特征息息相关,目前人工智能所能发展的都是低级和小部分中级的智能因素。核心的智能因素一直没有突破,而这个突破,不是算法能够解决,而是受制于当前自然的环境和化学因素,专家们对此也无能为力。
从发展历程来看,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不像物理、数学、化学,甚至生物学这种学科,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虽然被互联网的热潮带动以后,人工智能在应用上的一些科研成果受到关注和追捧。但这门学科本身非常不稳定,也非常不成熟。在缺乏基础的科学规律和科学原理前提下也导致有一些专家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些力不从心,又无法借助很可靠的工具或者定律来去说服霍金、孙正义、马斯克等人,告诉他们人工智能是绝对安全的。
其实真正给人们科技压力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愈加复杂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当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与危险物品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大的风险,譬如水库大坝的提升,原子弹的发射。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正是处在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空气动力学之前的夜晚,当我们了解飞行空气动力学之后就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飞行,在什么条件下,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飞行不了。
后来才发现,无论我们怎么研究翅膀都不会解决飞行的问题,就像今天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大脑,也是无法去解开智能之谜一样,人工智能领域缺乏空气动力学这样的基础原理
所以只有当人工智能领域的空气动力学出现之后,我们才可以更加精确的解释,为什么碳基可以形成生命,而硅基、铁基在当前的自然条件下,没有办法被激活,形成生命。
最后总结,目前担心机器或AI变成生命,就像我们现在坚信一块石头,或者一座大山,在遭遇雷击的数年之后,一定会变成一个有生命的石头人一样,这种信念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路径和相应的科学原理,在当前也不具备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4-18 12:01 , Processed in 0.37702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