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楼主: 于茹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家大水泊家谱

  [复制链接]
16#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5-8 13:53:49
生活圈制作
都是鱼虾蟹鳖摞的祸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7#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5-9 10:05:27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
   我们村庄叫夏家官庄
   但是我们村里于姓比例占许多
   辈分之分 印象当中 水 林 微 宝 振 春 清 淑 等等了
   我们那里好像有一本族谱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呢
   不过对于我是于姓到底属于哪个分支我就很好奇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5-17 21:33:57
我就是文登大水泊出来的,柳林村(场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19#
发表于 2013-5-18 18:3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aoyusong 于 2013-5-18 18:36 编辑
游客 222.135.35.x 发表于 2013-4-19 12:35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1文登于姓于西汉末年王莽时代(公元9-22年)由郯城迁入东海昌阳县斥山;2南北朝时(420-589年)由山东郯城郡西边二十里高大寺村迁入登州府文登縣斥山盤龍村。5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由荣成斥山第一次迁入大水泊;8据《于氏族谱》载,先居斥山,由斥山迁入威海固山后;由威海固山后迁入草庙子洪水澜;由洪水澜二次迁入大水泊。19由斥山迁入荣成滕家花园,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荣成花园迁入泽库花岛。
    花岛、东孔格、小葛家、小床等5村庄于姓五行相生字辈:思秉登克维,有方凤肇清(末)。树燻(勋)(末)培锡(夕)泽,桂爃(荣)基镇瀛。模熙增铭法,相辉堂*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5-30 22:42:51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5-7 16:45
我是诸城的于桂亮。我们村是诸城舜王街道新九台村,村中90%以上姓于。原先,我村的于氏祖坟香火兴盛,苍柏遮 ...

于桂亮,于洪江是你的什么人呢?我于金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1#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5-30 22:46:16
tyaoyusong 发表于 2013-5-18 18:35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1文登于姓于西汉末年王莽时代(公元9-22年)由郯城迁 ...

这才是苟台于可以查找的谱序字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9 18:48:29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5-7 21:12
九世祖:于整,(葬东老茔)。生五子,杞名、铿、福志、文瑞、举善(待考)。

我是河北唐山的。听老辈人说祖籍是从山东下关东时侯过来的。我们这于家只有。于进于庆于贺于海、这四代,往上往下的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3#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5 18:37:25
请于金珂爷爷介绍一下苟台于的起源,以及你是哪一世?是否还能查到族谱?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4#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6 05:01:57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6-15 18:37
请于金珂爷爷介绍一下苟台于的起源,以及你是哪一世?是否还能查到族谱?谢谢!

你现在在哪个村居住?如何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5#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8 20:44:01
游客 119.190.34.x 发表于 2013-5-30 22:42
于桂亮,于洪江是你的什么人呢?我于金珂!

水生木,洪生桂,父辈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6#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9 08:05:30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
   我们村庄叫夏家官庄
   但是我们村里于姓比例占许多
   辈分之分 印象当中 水 林 微 宝 振 春 清 淑 等等了
   我们那里好像有一本族谱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呢
   不过对于我是于姓到底属于哪个分支我就很好奇了呢
  山东潍坊,家里有于家家谱,我在里面算是第十九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没仔细看过。我小时候村里续过谱。就看过一次,文哥时旧的烧了,好像是我曾曾祖父抄了一份才留下来的,一直在我家。好像是20年一续谱,不光是我们一家人的,是记录我们那一个地区的吧,也可能只是我们村的。
  我是山东潍坊的,太爷爷是世字辈,爷爷是志字辈,父亲是金字辈,我是成字辈,儿子是松字辈,再下一辈就不知道了。
  我是山东潍坊于‘麻’的后人,现住昌邑流河,正在修族谱。寻十九世族人修纪、配钱氏继配贺氏生三子、心源、心正、心同。是他们的后人请与我联系。邮箱1036656957appcom 电话15065668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7#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9 08:07:39
安丘水西于氏
记载始迁祖讳 景贤 (据传是由登州府莱阳县赤山寨迁来的第三世)因为上无可考就以讳景贤祖为始迁祖!【标注:修谱时间为嘉庆年间年上无可考,故以讳景贤祖为始迁祖】

安丘马郎沟于氏
据我处家谱记载我处始迁祖讳凤(据传是由登州府莱阳县赤山寨迁来的第五世)【康熙58年10世祖讳文琪字渭川修撰】

因为安丘水西修撰续谱时间较晚,对于讳景贤(安丘水西始迁祖)与讳凤(马郎沟始迁祖我处称五世祖)的关系想认真考证一下!
因此特寻找安丘水西村于氏族人查找考证有关讳景贤祖的记载!
加入您有相关消息请联系我:QQ:50670870

安丘水西于氏,你们的始迁祖‘景贤’是否就是潍县始祖‘麻’之四子。我们的族谱,始祖 麻、兹、闵、纪兄弟四人,自登州府文登县赤山迁居潍县河滩。 ‘麻’生四子 长温、 次钦、三宾、四景贤。 在我们的族谱中, 景贤无考。 应该与马郎沟没有关系。如果需要联系我的邮箱1036656957appcom 于家传人道
安丘水西于氏,你们的始迁祖‘景贤’如果是潍县始祖‘麻’的四子【二世】,马郎沟于氏如果是‘子圣’【五世】之二子‘良臣’自潍县迁安丘,那么都是‘麻’的后人。
‘子圣’长子‘良友’寄昌邑县下洼,三子‘良金’寄丁曹社葫芦卜。
于家埠              明末于姓从登州府蓬莱县大水泊村迁诸城县后沟庄,清康熙年间又迁此立村。以王母娘娘采花经北河湿了花的神话,取名于家温花铺。后改为今名。              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
13863122347   威海 于玉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8#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9 08:08:28
潍县偏凉子——东海移民形成的村庄  
    太行山以东叫山东,太行山以西叫山西。山东现有的老居民大都是山西大槐树移民;在潍城北关街办(向阳路北首)有一个村子叫偏凉子,该村的村民则是从相反的方向迁徙而来,村中老人说:“始祖于伯能明洪武二年从东海赤山镇而来。”
     老百姓约定成俗,潍县北面的海叫北海(渤海),潍县南边的海叫南海(黄海的日照一带,海货称南口货),潍县东面的海叫东海(黄海的荣成一带)。在胶东荣成县以南,有一座红色的山峰,成为赤山。赤山依山面海,风景秀丽,现在是石岛国家4A级风景区。历史上这里就是鱼米之乡。公元前249年一支于姓从河南迁徙至山东郯城;后迁山东荣城赤山(也称斥山);在唐代,一部分内迁文登大水泊,人丁兴旺,近四十个村庄全部是于姓;于姓成为当地第一大姓。元代,于海被封为征西大将军,率三子征战云南,大胜。归途,于海丧,葬于潍县。明洪武下诏,胶东于姓迁徙全国内地。
      据《沧州于氏家谱》载:“我族由斥山和大水泊于氏族人迁徙,居天津土河一带。族人于麻、于兹、于闵、于纪兄弟四人迁居潍县”;《寒亭村于氏家谱》载:“始祖于麻,洪武十八年乙亥有诏,徙岛民与内地,遂由赤山来潍东。”《偏凉子于氏家谱》载:“始祖于伯能,赤山镇人也,自明洪武二年来移居,潍北六七里建居,之处,泉甘地肥,有清和丰润之势……”祖传,白狼河边,河水清澈潺潺,两岸丛林碧碧,盛夏之际,迁徙到此,却凉意悠悠,定居后,偏凉子就作为村名。从记载上看,偏凉子的于姓,是较早来到潍县的。
     据传,阙庄的于姓,寒亭的于姓,城里新街子的于姓,都是同宗同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9#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9 08:08:57
    于氏家训      堂号:忠肃堂
吾家清白门第 诗礼旧族 务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夫和妇随
长惠幼顺 小心以奉官法 专意以办国税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 心要平治 勿怀奸诈事贵含忍 勿轻斗争勿为奸诱 勿作强窃 不谈人非 常改己过 死丧相助 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 务行礼让之风 以成义和之主各共勉之 勿忽家教
译文:我们家族世代清白,是一个诗香礼尚的悠久家族。一定要做到父辈为人慈善,为人子弟要孝顺,兄弟姐妹间互相关爱和尊重彼此,夫妻之间要夫秉性温和夫唱妇随。年长的要贤让,小的要听话乖巧,遵纪守法,依法交税,勤俭顾家守护家族业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30#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3-6-19 08:09:48
山东无二于
于氏祖母于明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到的临淄,当时村名为付家庄,后于氏子孙繁衍,付姓没落,至清道光年间更名为于家庄。
在我的家乡有这么一个说法:山东无二于。基本意思是:在山东姓‘干勾’于的源于一个始祖。对于这个说法我无从考证,但在我们那里于氏家族的凝聚力还是相当罕见的。
于氏后人散落于临淄的各个地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祭祀祖先。令人称奇的是别的姓氏祭祀的先祖都是男性,惟独于氏祭祀的是女性。每当祭祖大典,各地的于氏后人都会从各处齐聚于“奶奶庙”。
一个家族的凝聚力来源于一段传说,一段传说又揭开了明初那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徙。残酷的民族大迁徙又饱含了多少家庭的心酸事呵!
传说明朝大将胡大海在未发迹以前是个叫化子,来到山东地段讨要,因为他年轻力壮,很少有人施舍于他。后来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向朱元璋请求要雪耻之事,朱元璋答应他可以杀尽一箭之人,也就是把箭射出去,杀到箭落得地方。皇帝的意思是既让他报了仇,又可以少杀人。也许是天意,胡大海射中一只兔子未死,兔子带箭前面跑,官兵在后面杀戮,这是一段民间传说,却也反应出人们对战乱的痛恨和对暴政显现出的无奈心理。其实在元末,山东已经是官兵和起义军的主战场。待明朝建立时,这里已经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又加上黄河和淮河的多次泛滥,至使房庐遭毁、百姓十亡八九、大量的农田荒废.
明朝皇帝由此颁布迁徙令,迁徙源于山西的洪洞县。只因为当时的山西蒙古人统治的很久,战事相对较少,经济没有遭到破坏,外省人民大量逃难涌入至此,形成了地少人多的局面。于是洪洞县的歪脖子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集的,移民们在这里登记造册、发放川资凭证,所以他们将迁出地‘大槐树’作为一个象征和标记。
在这千万的迁徙大军中,有一个寡妇,背上的包袱是她的全部家当。她用孱弱的双肩挑着一对儿女,用那裹过的双脚迈着艰难的步子。他们前无目标,后没有退路,只是一味的走下去,走下去……担子上的孩子问他:娘,咱们究竟到哪里去?寡妇既无望又无奈的说:哪里狸猫倒上树,哪里就是我们的家。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难,终于来到临淄地界上。坐在前面的男孩有一天突然说:“娘,前面有一个狸猫倒着上树呢。”
寡妇睁大挂满风尘的双眼,果然就见一只狸猫正在倒着身子慢慢的往一颗松树上爬。她决定: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她和泥坯割茅草盖了简陋的房子,依河开垦了荒草地,每日里早出晚归侍弄着庄稼,闲暇之余,养了鸡鸭,生活有了生气,家也慢慢的像个家了。孩子大了娶妻生子,随着生命的衍续,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再以后随着这样那样的原因,陆续有迁出村子的另立了村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他们建了“奶奶庙”。每到祭祀的日子他们从各地聚集于此,平日里于姓后人有什么婚丧嫁娶也都跑回这里来拜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4-25 18:30 , Processed in 0.53203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