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疾病预防] 中老年女性最易发三叉神经痛 千万别当成牙病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14:0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11月29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张华主任提示:“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因常被误诊为牙痛,所以往往在求医途中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应找专家仔细鉴别。”


14年前突发面部疼痛 拔了牙仍旧无济于事

从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刚刚出院的梁女士,14年前突然出现左侧面部疼痛,疼痛时还有剧烈的电击和烧灼的感觉,持续个十几秒钟后也就慢慢不痛了,但一天发作个几次到几十次,在张口、说话、吃饭、洗脸、刷牙时都可以诱发疼痛,让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据梁女士的主治医师王卫文介绍:“患者的面部疼痛主要集中于颧弓与下颌骨之间,因为患者吃不下饭,还不敢刷牙,洗脸,整天仪容不整,灰头土脸,邋里邋遢的,生活痛苦,严重时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患者曾四处求医,甚至在口腔科被当做牙痛,拔过一颗蛀牙,结果还是对病情没有丝毫缓解。还曾经做过三叉神经局部阻滞术,效果也不甚理想,依旧疼痛很严重。口服卡马西平曾经有效,但逐渐产生了耐药性。最后,患者打听到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张华主任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就来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截至发稿时,梁女士已是术后1周时间,一周内再也没出现颜面部疼痛的情况了。



血管压迫神经 导致异常“短路”放电形成疼痛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张华主任介绍:三叉神经痛,是指以一侧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发病率约为5/10000,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表现为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发突止、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常有扳机点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有时候可以达到一天发作数十次。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为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形成异常“短路”放电而产生剧烈疼痛信号。 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健康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应找专家仔细鉴别。


专家解析:三叉神经痛使用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性

据了解,疾病早期,一吃上卡马西平,马上就不疼了。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的敏感性越来越差,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弱。到疾病后期往往需要加大药量才管用,甚至可能用到最大量都不管用了。


除了卡马西平,还有些同类药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比如奥卡西平。有些治疗癫痫的要也对三叉神经痛有效,比如加巴喷丁和苯妥英钠。


张华主任说:“药物治疗最大的好处就是服用方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治愈三叉神经痛。它只能在疾病早期控制疼痛,随着用药时间越来越长,一般在一两年左右药效也会越来越差。而且随着用药量越来越大,副作用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虽然药物治疗是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但如果反复发作,就要考虑换治疗方法了。”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因此,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十分推崇并广泛应用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它的优点就是在长期有效的解决面部疼痛或面部抽搐的基础上,并保持了神经的解剖学完整,从而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改变以往其它治疗后出现的面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操作方法

患者要在全麻下,于病灶侧耳朵的后方,发际以内,做一个长约5-6cm的皮肤切口,然后在颅骨上钻一个小骨孔,直径大约2.5cm,在显微镜下进入产生微血管压迫的区域,仔细寻找导致病变的“责任血管”,将这些血管游离开,使它们不与神经接触,再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叫做“teflon”垫片将神经和血管隔离开,这种材料不会对神经根造成干扰,也不会被吸收,这个手术就完成了。


扩展阅读:

许多不同中心的大外科系列研究证实,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大约95%的患者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所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然而,目前对于血管是如何压迫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了。

目前较多的学者认为是各种原因引起三叉神经局部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相邻轴索纤维伪突触形成或产生短路,轻微痛觉刺激通过短路传入中枢,中枢传出冲动亦通过短路传入,如此叠加造成三叉神经痛发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26 10:34 , Processed in 0.59280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