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285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婆媳之间] 度蜜月婆婆强行“插足”夫妻关系应是家庭核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8 10:58: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夫妻关系应是家庭核心

    事件回顾:

    90后夫妻度蜜月婆婆插足 “第三者”制造家庭矛盾

    90后女孩小杨结婚不到一年,却因婆媳关系陷入苦恼。烦心事还要从新婚度蜜月开始。去年5月办完婚礼,小杨和老公打算去海南度蜜月,可婆婆却提出要和小两口一起去。“你俩太年轻,从来没独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我不放心。整个旅行的费用我都包了,到时你俩好好玩,我负责照顾你们。”无奈之下,小杨也只好答应,整个旅行她都闷闷不乐。

    结婚不到一年,婆婆几乎每天都到家来。早上6点还没起床,婆婆就自己用钥匙开门来送早饭。进屋后直接来到睡房,替儿子掖被子、拿衣服、倒洗脸水,弄得小杨特不自在。趁他们白天上班,婆婆还经常来家收拾家务,有时晚了干脆就住下,弄得小两口几乎没了独处时间。

    “我觉得婆婆就像插足在我们夫妻二人生活中的‘第三者’,可老公听我这么说,竟然发火了,说我没良心。他也不理解我,我这日子过的挺憋屈。”小杨说。


    专家观点:

    夫妻关系应是家庭核心

    根据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的统计,有80%以上的婚姻矛盾,直接或间接因婆媳关系(或岳婿关系)引发。尤其是如今“85后”、“90后”年轻人的婆媳关系,更呈现出新的特点,年轻人的婚姻生活因此备受困扰。对此,著名心理专家武志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家庭中居第一位的,应该夫妻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结,最终形成不健康的家庭模式——


    不健康的模式1、烦丈夫,爱儿子

    前不久,我在北京大学心理系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路过广州。他两个月前刚结婚,话题很快转移到了婆媳关系上。他也遇到了这方面的麻烦。他在老家举行了婚礼,之后在家里待了数天,他妈妈和他妻子数次发生争执,起因都是很小的事情。

    但心理学不是白学的,他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妻子认为我最爱她,而妈妈也一直把我当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现在当然受不了。于是,两人免不了要战争,谁胜了,我就是战利品。”

    当然,他不会让战争继续下去,方法是玩“失踪”。他会对妈妈和妻子说,你们就好好吵吧,我出去一会儿。“她们的目标是我,我一走了,她们当然就吵不下去了。”他说。

    他知道吵架的主要动力来自妈妈。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妈妈的心头肉,“对妈妈来说,我绝对比爸爸重要。”

    这种被妈妈重视的感觉曾让他很自得,但等慢慢长大后,他发现这成了一种压力。譬如,妈妈不愿意与他分离,考大学的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工作,要他一定不要去外地读书,他先同意了,但最后报志愿的时候,却一狠心报了外地的一所大学。

    “正确的选择。”我说。

    “当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一定要去外地。”他说。

    木已成舟,他妈妈也只好认了,但要求他经常给家——其实是给她——打电话。现在,他已经在北京买房子,妈妈也多次要求和他一起住。“我坚决不同意,但我会很温柔地劝妈妈。”他说。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这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我现在是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一开始,妈妈爱爸爸胜过爱我。那么,她就不会那么离不开我,也不会现在和我老婆过不去。”


    不健康的模式2:“没”丈夫,靠儿子

    我这个同学,他妈妈是比较强势的那种,因丈夫比较老实,一直对丈夫不太满意,于是将主要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难以割舍儿子走出家门,最终不免吃起儿媳妇的醋来。

    这是糟糕的婆媳关系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最常见的模式是,现在的婆婆以前做媳妇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她的婆婆的严重排挤,一直融不进她以前的家庭。她和丈夫的关系退居第二位、第三位甚至家庭中的最末位,这让她倍感孤独。于是,等儿子出生后,她发现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她自然而然地与儿子建立起了最为亲密的关系,丈夫在她心目中甚至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这种情况下,她更加不能接受与儿子的分离。

    我一个朋友阿冲,在有了小孩后,把妈妈接过来带小孩,但不料本来尚可的婆媳关系却迅速恶化。阿冲向我描述冲突的具体情形时,显然他、太太和妈妈的关系,有很强的“三角恋”意味。

    譬如,当阿冲和太太去小区花园散步时,妈妈一定要求一起去。一次两次就罢了,但次次都如此,自从婆婆入住后,阿冲和太太就再也没有单独散步的机会了。

    再如,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媳妇和阿冲一起坐在沙发上,他妈妈也会坐过来,并且必然是阿冲坐中间,太太和妈妈坐两边。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阿冲家也有一般的糟糕的婆媳关系的普遍问题,譬如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停。每当这个时候,阿冲就觉得特别难办,一边是最亲的太太,一边是最敬的妈妈,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原来,阿冲的家乡非常传统,男尊女卑的情况很严重。妈妈嫁到他家后,当时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从地位上讲,一直是最卑微的,丈夫敬父母,远胜过敬她。大家倒对她很客气,不会欺负她,但都不够重视她,她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孤独。她对阿冲说,直到有了他以后,她才不再觉得孤单,并觉得自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劲头。后来,她的小家庭从大家庭中脱离出来,开始单独生活,丈夫从此以后对她越来越好,但她想起当年受的很多委屈,对丈夫很是怨恨,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直还是儿子。

    谈到最后,阿冲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

    “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而不是你们三个人的关系?”我反问他。

    “你的意思是……”阿冲沉思道。

    我解释说,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然后问题就OK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

    “并且,绝对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那种一点就灵、一说就通的绝招,你必须用头脑和智慧去解决这个难题。”我说。


    不健康的模式3:太愚孝,轻妻子

    忽略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而把焦点集中在“婆媳”两个字上,是我们面对婆媳关系时最常犯的错误。

    曾有一篇名为《老婆和父母不和,最终导致要离婚》的帖子在网络上热传,作者表示,结婚前,父母不想给聘礼,而且他每月的工资都交给了父母,这些钱父母也不想给。举行婚礼的当天,妈妈先说想要礼金,被拒绝后当场被“气晕”。新婚当天,父母回家要一个小时,于是他妹妹说路太远要父母住在新房……最后,这位网友想当然地觉得,这是妻子和他家人之间的矛盾,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于是,他的做法就是,在家人面前,觉得妻子的确不对;但在妻子面前,又觉得家人的确过分。至于他,则是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他是连结妻子和家人的枢纽,他也是妻子和家人争夺的对象,他才是化解这场冲突的根本所在。当他只是一味逃避责任,希望做好好先生并尽可能满足双方的要求的时候,这场冲突当然会继续下去。


    这3个案例,都违反了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好像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热心网友  发表于 2015-2-16 18:00:35
说的真对的,文登马家庵村就有这么一户不是人的,他家老巫婆就挑他儿子离婚,还拆算了一个,最后文登的都知道他家的情况,没人和他家有牵扯,这户最后找了个外地的,太坏了。不但坏还是一家小偷,这家老巫婆的儿子在工地开斯太尔车拉土方时还偷一农户的牛了,老巫婆给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3#
发表于 2015-2-26 09:34:32 | 只看该作者
有多少抱着儿子的媳妇无休止的说着婆婆的种种不是,婆婆几乎没有好的,哈哈
爱我文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4-25 17:35 , Processed in 0.43002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