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文登社区 首页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查看内容

大型农机唱主角 我区麦收近尾声

2018-6-25 08:15 |来自: 文登大众

  本报记者 刘 凡 通讯员 郑雪芹 宋英红 牛燕华
  截至6月22日,我区小麦累计收获面积1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0%左右,如果期间没有连续阴雨等天气影响,预计本月26日前麦收结束。

  小麦机收率100%

  6月21日一大早,记者在侯家镇集后村村民于春红小麦地里看到,金色麦浪随风起伏,一台大型的红色收割机正在地里紧张地忙碌着。一亩地割完,储粮箱满了,于春红指挥其倾倒在地头铺好的塑料纸上。她一边用簸箕将麦粒铲进准备好的麻袋,一边高兴告诉记者:“我这一亩小麦大概能收400多公斤。”

  “机器在地里走一趟,成片的庄稼就能完成收获,这种‘神速’如果在以前,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区农机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据初步统计,一台收割机1小时内可收获小麦8至12亩,而且避免了高温作业对人体产生的伤害。机械化新动能的转变,彻底改进了夏收方式,给农户带来了实惠。”

  据介绍,今年我区麦收从6月中旬开始,历时1周多时间。全区共上阵各类机械3.98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570台,机收小麦17万亩,机收率100%。

  麦收开始前,区农机部门安排专人对本辖区小麦种植面积、成熟时间、机械分布、作业供需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机械调配方案,向社会发布市场信息,同时做好接待服务、安全保障、区域协调、应急维修等工作。

  麦收期间,区农机部门以乡镇农机站为中心,依托农机维修点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10名技术精干的维修服务人员,深入乡村场院,开展巡回指导和跟踪服务,全面做好小麦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播种机等重点机械的维修、调试工作,确保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三夏”生产中。

  区农机部门大力推广农机化机械技术,全力打造“绿色三夏”,督促上阵的小麦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着力推广秸秆打捆机械技术。全区共上阵小麦打捆机150多台,作业面积7万多亩,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杜绝了焚烧现象。

  在麦收全面展开的同时,播种也在全力跟进。截至6月22日,上阵玉米播种机500多台,玉米播种6.7万亩。区农业部门建议农民朋友做好查苗补苗、土肥水及病虫害的管理,春玉米和春花生等春季作物,在播种时因土壤墒情不足,存在缺苗断垄现象,一旦遇雨要及时做好补苗,对缺苗严重的建议毁茬重种。区农业部门还将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三夏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农民选购优良品种及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病虫预测预报, 以提高粮食产量。

  新“麦客”凭技术“淘金”

  “三夏”时节,处处可见“麦客”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收割。侯家镇集后村的村民张继兴就是众多“麦客”中的一个。

  记者见到张继兴时,他正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在麦地里穿梭往来,忙得不亦乐乎。随着麦地里的气温直线蹿高,驾驶室里更是如同蒸笼一般。“只要不是阴天,驾驶室里的温度总是在45℃以上,麦壳、尘土一股脑地往驾驶室里钻,一趟下来,基本就没个人样了。”张继兴说,在麦收结束之前,他就从来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都是蓬头垢面、一身尘土。

  今年41岁的张继兴已经当了8年“麦客”。每年6月初,张继兴就和其他农机手组成跨区作业队“西征”,奔赴多地参加麦收。忙活小半个月后,我区的小麦进入了成熟期,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回来。一路上,他的手机就成了麦收“服务热线”,预约收割的一个接一个。“最多的一年,麦收挣了大约4万元。”张继兴告诉记者。

  在很多人眼里,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是件简单的事,其实,这门活计却有着非常讲究的技术要求。既要把麦子一点不落地收割下来,还要提防车轮压到田间套种的玉米,除非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一般人很难做到。张继兴就有这样的本事,他的收割机所过之处,地里一棵麦子都不留。因为麦收技术好,为人又踏实随和,总是有很多人雇张继兴割麦子。

  “以前收获小麦,需要收割、捆扎、运输、脱粒、扬场、晒干、入仓等多道工序,这块地怎么也得几天才能收拾利索,用联合收割机不用半个钟头就能收完。”正在等候拉运小麦的村民毕庶永说,机械化作业就是省事。

  “农机手麦收时最头疼的就是加油和农机具出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都不算个事了。”张继兴告诉记者。为保证麦收工作顺利进行,区农机部门提前与农机供应和维修网点进行沟通,协调中石油、中石化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夏收期间农机物资正常供应,同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

  为避免“机械扎堆无活干,麦地空闲无机用”情况的发生,区农机部门还健全完善了信息采集、发布措施,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为跨区作业农机手免费提供作业信息、机收价格和求助服务,引导机具合理流动。同时,联合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平台、电视字幕滚动等方式,准确提供天气信息。

  村里来了“党员麦收服务队”

  随着麦收的全面展开,区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党员麦收服务队”,切实保障农民麦收用电安全。

  麦收开始后,“党员麦收服务队”每天在各村间流动巡视,重点向广大群众和脱谷机手、大型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等发放安全宣传单和安全用电小手册,宣传电力防护知识,提醒他们时刻注意电力线路防护,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同时,针对辖区部分农田仍需用老式脱谷机的实际情况,他们将各村现用的脱谷机逐一进行了登记,并与脱谷机手签订了“麦场安全责任书”,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脱谷机使用情况,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故障。

  此外,还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秸杆禁烧的宣传和制止工作,防止因火灾造成低压线路、农民下户线等损坏;调整检修计划,尽量减少麦收期间农电线路设备的检修,以免影响农户用电;抢修人员24小时值班,备足抢修物资和车辆,快速应对电力突发事件。

  自6月中旬第一批小麦开始收割以来,“党员麦收服务队”已经张贴警示贴、整理、安装防护套1235多处,发放宣传材料4500多份,义务为麦收户提供维修服务260多人次,为广大农民安全用电送上了贴心保护。

  交通部门提醒:莫把公路当晒场

  6月21日上午,记者在圣海路附近看到,不少村民在道路两侧晾晒小麦。其中一名村民直接在马路上扬场,扬起的麦壳迎风飞舞。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上前进行了劝阻。

  治理行动中,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通过向晒粮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耐心向他们讲解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的危害。经过劝说,大多数村民主动将晾晒的粮食进行了清理。

  工作人员介绍,在沥青路面晾晒粮食,由于高温的作用,沥青中的有害物质会挥发出来,对小麦造成污染;过往车辆尾气中的铅、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也会对小麦造成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公路上打场晒粮非常危险。

  工作人员提醒,在公路上打场晒粮,一是飞扬的麦糠、杂物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不好;二是车辆容易打滑,制动不好,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明确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打场晒粮、摆摊设点等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对造成公路路面污染或影响公路畅通的,可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此外,我区还在干线公路的重点路段悬挂横幅,提醒群众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要占用公路打场晒粮。每年麦收季节,各地因为占用道路打场晒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警部门提醒,因在道路上晒粮而发生交通事故,晒粮的村民需承担相关责任。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为保障道路安全,避免您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请不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文登之窗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文登之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登之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文登之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文登之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每日推荐  
· 打造“医共体”,文登人民就医更方便
· 95后陆续入职:慢就业观兴起 专家建议合理
· 民警凌晨回家怕打扰老婆 躺门口睡一夜
· 澳大利亚贪吃老虎美餐后舔舐玻璃墙 表情憨
· 男子因妻杀人入狱 妻子7年后要求离婚被索赔
· 父子2人因讨债被困大楼8天 吃喝靠绳子吊上
· 歌唱祖国:穿越时空的旋律
· 男子与妻子吵架后盗走岳父家保险箱 被判刑5
· 南宁474岁最老樟树遭连根拔起 获抢救有望复
· 女生被电信诈骗1.9万 不停给骗子打电话要回
· 找到自己比找另一半更重要?说说你至今单身
· 拉萨河畔朵朵“格桑花”争芳吐蕊
· 广西境内兰海高速一载天然气罐车起火 道路
· 环卫工捡到10万现金上交 失主害怕不敢报警
· 男子开5座车一家7口去旅游 将老婆和娃藏后
  论坛热帖 更多>>
·文登同学毕业照征集活动 我要上传>>
·为身边单身男女征婚活动 我要上传>>
·网友上传宝宝照片活动 我要上传>>
·文登风光民俗照片集萃 我要上传>>
·文登登山俱乐部最新活动 我要参加>>
·文登姓氏族谱交流区 我要参加>>
  精彩图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 在线客服
copyright© 2002-2016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