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社区

标题: 于家大水泊家谱 [打印本页]

作者: 于茹振    时间: 2012-7-23 12:09
标题: 于家大水泊家谱





寻找始祖于伯能失续的子孙们
寻找始祖于伯能迁居外市、外省的后代子孙。千章之木,始于一本,万里之水,出于一源,此家族统系世世相传,井然不紊。吾于氏家族系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大水波(泊)人氏,始祖于伯能三甲进士调补沧州。六百多年以来吾族繁衍蔓延、枝脉众多,现存于氏族谱记载沧州一脉虽分布二十余村大约占百分之三十,移居他乡族人失续者有百分之七十以上。
家之有谱,以延祖亲之脉,联族姓之亲虽支分脉别而不失一源之义。在这盛世之机,再不将始祖后代子孙续到一起,徙居他乡者多,观面而不相识,为此,诚心诚意寻长于氏族人失续的支脉,续谱成书,为后人留下一部即真实正规,又全面系统的谱书,家族大团圆的谱书。请始祖于伯能后代子孙失续的族人,与21世孙于汝振联系。联系电话:015369824776。或发短信将地址姓名发至手机上,我与您联系。
如果有保存明朝、清朝的于氏族谱的,我们去贵处入续。
                              于鳌(子一)→于鹏程(子一)
始祖于伯能七世孙于荣光(子二)→            
                                于龙(子一)→于鹏举(子一)贡生候选训导
(荣光:袁州府副将,袁州现江西省宜春市。)
七世孙于世禄杨州、州目,子孙在哪里?
八世孙于起祥移居天津市。
八世孙于杰文充军落户赤峰市一带。
八世孙于徹文外迁子孙在哪里?
十三世孙于雲生移居关外宽城子于家沟,子孙们在哪里?
十三世孙于雲祥子孙在哪里?雲升子三,于俊、于坤、于亮外迁在什么地方?
十三世孙于雲焕子三,于谈、于玩、于俊外迁什么地方?于谈子二,于承会、于承璋,他们的子孙在哪里?
十四世孙于大振外迁,子孙们在哪里?
十五世孙于承旺子二,于进河、于连河的后代子孙您们在哪里?
十五世孙于承明子一,于保河的子孙您在哪里?
十五世孙于承俭子一,于顺河的子孙您在哪里?
十五世孙于登雲,迁居通州,现北京市通州区,子一,于风林;于风林子二,于兆元、于兆愷子孙们请联系。
十七世孙于春龙移居黑龙江省黑河市,七十年前有位爷爷回曹家庄村住了几天,他的子孙现在哪里?
明朝末年迁居到京东宁河县于伯能的子孙们现在在哪里?
                                     (再续)

手机号已改,请各位宗亲联系这个手机号:13483855698
作者: 耕海村夫    时间: 2012-7-24 20:02
楼主贴中的"诸城县的大水泊"与山东于姓祖居地"文登县大水泊"是何关系?
作者: 于茹振    时间: 2012-9-11 19:01
耕海探洋 发表于 2012-7-24 20:02
楼主贴中的"诸城县的大水泊"与山东于姓祖居地"文登县大水泊"是何关系?

文登大水泊不太清楚  请问你是哪里人 如有兴趣 请把你的手机号告诉我 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谢谢!
作者: tyaoyusong    时间: 2012-9-23 20:51
很明显由登州府文登县大水泊迁入青州府诸城县,谱书都是后人编修,追溯前人口传,年代久远,极易讹传。大水泊于氏是到目前为止,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支于氏。大水泊位于山东省威海文登市大水泊镇,于氏大始祖于敬祖自威海荣成斥山迁崮山,敬祖次子于礼再迁洪水澜,于礼独子于坚三迁大水泊。明朝以前大水泊世系多有失考,目前可考的只有十世兄弟数人。文登当地则以九世于整五子于杞名、于鑑、于浩文、于福至、于文瑞为五大支。其后司马庄于姓散居乳山文登各地。现文登市集中居住160多个村庄于姓大族多出于文登大水泊,荣成斥山,乳山司马庄等地,归根斥山或郯城。南北朝之际遭时乱,由郯而东迁斥山。始迁之祖虽不可考,而自此支派蕃衍,遂为斥山望族。稽之故老所传闻,碑版所镌刻,志乗所述记:金元以来,代有伟人,可指数也。当金季板荡,盗贼蜂起,一世祖孝先府君,镇守邓州,保固封域,召集流亡,群黎无寇掠之虞。异日言旋,士庶莫不流涕。盖才足有为,时值艰难,不得大展于世,泽被一方,百姓感激恩德入人者,深也。在元,则有兵部尚书益都思容,文词典雅,熟于掌故。《齐乘》一书,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并登天禄石渠,垂诸不朽。在明,则有大学士东阿文定,理学名臣,昭著明史.《读史漫录》《笔尘》诸作,上下千古,为北方史学之冠。在(清)国初,则有户部侍郎龙河可讬,周历六科,多所建白奏疏诸稿,可以传之百世。即余生所及见者,通政史莲鲂,今安徽布政使次棠,亦皆卓卓,能自树立,为当代人望,是皆出自斥山或著籍本邑或迁居他郡。虽谱牒散亡,无以溯其源委要,皆西平之后之散处四方者也。

作者: sdgcycl    时间: 2013-2-23 08:29
{:soso_e160:}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4-15 22:32
我们也是文登大水泊于家的,现住胶州马店东小屯村(秧歌)发源地,与祖上多年失去联系,文革时家谱已烧,无法知道祖上较早的名讳,实属遗憾!!我的电话18663909785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4-19 12:35
耕海探洋 发表于 2012-7-24 20:02
楼主贴中的"诸城县的大水泊"与山东于姓祖居地"文登县大水泊"是何关系?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

作者: 耕海村夫    时间: 2013-4-19 15:17
本帖最后由 耕海探洋 于 2013-4-19 15:19 编辑
于茹振 发表于 2012-9-11 19:01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作者: 爱米饭    时间: 2013-4-19 15:19
{:soso_e113:}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16:45
我是诸城的于桂亮。我们村是诸城舜王街道新九台村,村中90%以上姓于。原先,我村的于氏祖坟香火兴盛,苍柏遮天蔽日,每逢过年进行祭祀,于氏族人都纷纷赶来拜祭,都纷纷解囊购买鞭炮等祭祀用品,族人繁衍昌盛。可惜的是我们的族谱毁于文革时期,祖辈之名讳不可考。只听老人说我是22世。老老爷叫于兆星。跟以上家人叙述的:十五世孙于登雲,迁居通州,现北京市通州区,子一,于风林;于风林子二,于兆元、于兆愷子孙们请联系。
似乎是一家?似乎我们是亲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16:48
我的父亲为:于洪生(21世)跟族人于汝振(21世)辈分一样。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16:57
我的老爷爷:于继昌  于继文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17:11
楼主几次来诸城吗?有没有来过诸城舜王街道新九台村呢?现在的舜王街道驻地就在九台村。有时间的话,请族人到九台做客,老家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着!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17:12
口口相传,老人都说我们祖上来自文登大水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7 21:12
九世祖:于整,(葬东老茔)。生五子,杞名、铿、福志、文瑞、举善(待考)。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8 13:53
都是鱼虾蟹鳖摞的祸呀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9 10:05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
   我们村庄叫夏家官庄
   但是我们村里于姓比例占许多
   辈分之分 印象当中 水 林 微 宝 振 春 清 淑 等等了
   我们那里好像有一本族谱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呢
   不过对于我是于姓到底属于哪个分支我就很好奇了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17 21:33
我就是文登大水泊出来的,柳林村(场西)
作者: tyaoyusong    时间: 2013-5-18 18:35
本帖最后由 tyaoyusong 于 2013-5-18 18:36 编辑
游客 222.135.35.x 发表于 2013-4-19 12:35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1文登于姓于西汉末年王莽时代(公元9-22年)由郯城迁入东海昌阳县斥山;2南北朝时(420-589年)由山东郯城郡西边二十里高大寺村迁入登州府文登縣斥山盤龍村。5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由荣成斥山第一次迁入大水泊;8据《于氏族谱》载,先居斥山,由斥山迁入威海固山后;由威海固山后迁入草庙子洪水澜;由洪水澜二次迁入大水泊。19由斥山迁入荣成滕家花园,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荣成花园迁入泽库花岛。
    花岛、东孔格、小葛家、小床等5村庄于姓五行相生字辈:思秉登克维,有方凤肇清(末)。树燻(勋)(末)培锡(夕)泽,桂爃(荣)基镇瀛。模熙增铭法,相辉堂*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30 22:42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5-7 16:45
我是诸城的于桂亮。我们村是诸城舜王街道新九台村,村中90%以上姓于。原先,我村的于氏祖坟香火兴盛,苍柏遮 ...

于桂亮,于洪江是你的什么人呢?我于金珂!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5-30 22:46
tyaoyusong 发表于 2013-5-18 18:35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1文登于姓于西汉末年王莽时代(公元9-22年)由郯城迁 ...

这才是苟台于可以查找的谱序字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9 18:48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5-7 21:12
九世祖:于整,(葬东老茔)。生五子,杞名、铿、福志、文瑞、举善(待考)。

我是河北唐山的。听老辈人说祖籍是从山东下关东时侯过来的。我们这于家只有。于进于庆于贺于海、这四代,往上往下的就不知道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5 18:37
请于金珂爷爷介绍一下苟台于的起源,以及你是哪一世?是否还能查到族谱?谢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6 05:01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6-15 18:37
请于金珂爷爷介绍一下苟台于的起源,以及你是哪一世?是否还能查到族谱?谢谢!

你现在在哪个村居住?如何联系?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8 20:44
游客 119.190.34.x 发表于 2013-5-30 22:42
于桂亮,于洪江是你的什么人呢?我于金珂!

水生木,洪生桂,父辈人也。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9 08:05
我是山东省诸城市
   我们村庄叫夏家官庄
   但是我们村里于姓比例占许多
   辈分之分 印象当中 水 林 微 宝 振 春 清 淑 等等了
   我们那里好像有一本族谱的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呢
   不过对于我是于姓到底属于哪个分支我就很好奇了呢
  山东潍坊,家里有于家家谱,我在里面算是第十九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没仔细看过。我小时候村里续过谱。就看过一次,文哥时旧的烧了,好像是我曾曾祖父抄了一份才留下来的,一直在我家。好像是20年一续谱,不光是我们一家人的,是记录我们那一个地区的吧,也可能只是我们村的。
  我是山东潍坊的,太爷爷是世字辈,爷爷是志字辈,父亲是金字辈,我是成字辈,儿子是松字辈,再下一辈就不知道了。
  我是山东潍坊于‘麻’的后人,现住昌邑流河,正在修族谱。寻十九世族人修纪、配钱氏继配贺氏生三子、心源、心正、心同。是他们的后人请与我联系。邮箱1036656957appcom 电话15065668412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9 08:07
安丘水西于氏
记载始迁祖讳 景贤 (据传是由登州府莱阳县赤山寨迁来的第三世)因为上无可考就以讳景贤祖为始迁祖!【标注:修谱时间为嘉庆年间年上无可考,故以讳景贤祖为始迁祖】

安丘马郎沟于氏
据我处家谱记载我处始迁祖讳凤(据传是由登州府莱阳县赤山寨迁来的第五世)【康熙58年10世祖讳文琪字渭川修撰】

因为安丘水西修撰续谱时间较晚,对于讳景贤(安丘水西始迁祖)与讳凤(马郎沟始迁祖我处称五世祖)的关系想认真考证一下!
因此特寻找安丘水西村于氏族人查找考证有关讳景贤祖的记载!
加入您有相关消息请联系我:QQ:50670870

安丘水西于氏,你们的始迁祖‘景贤’是否就是潍县始祖‘麻’之四子。我们的族谱,始祖 麻、兹、闵、纪兄弟四人,自登州府文登县赤山迁居潍县河滩。 ‘麻’生四子 长温、 次钦、三宾、四景贤。 在我们的族谱中, 景贤无考。 应该与马郎沟没有关系。如果需要联系我的邮箱1036656957appcom 于家传人道
安丘水西于氏,你们的始迁祖‘景贤’如果是潍县始祖‘麻’的四子【二世】,马郎沟于氏如果是‘子圣’【五世】之二子‘良臣’自潍县迁安丘,那么都是‘麻’的后人。
‘子圣’长子‘良友’寄昌邑县下洼,三子‘良金’寄丁曹社葫芦卜。
于家埠              明末于姓从登州府蓬莱县大水泊村迁诸城县后沟庄,清康熙年间又迁此立村。以王母娘娘采花经北河湿了花的神话,取名于家温花铺。后改为今名。              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
13863122347   威海 于玉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9 08:08
潍县偏凉子——东海移民形成的村庄  
    太行山以东叫山东,太行山以西叫山西。山东现有的老居民大都是山西大槐树移民;在潍城北关街办(向阳路北首)有一个村子叫偏凉子,该村的村民则是从相反的方向迁徙而来,村中老人说:“始祖于伯能明洪武二年从东海赤山镇而来。”
     老百姓约定成俗,潍县北面的海叫北海(渤海),潍县南边的海叫南海(黄海的日照一带,海货称南口货),潍县东面的海叫东海(黄海的荣成一带)。在胶东荣成县以南,有一座红色的山峰,成为赤山。赤山依山面海,风景秀丽,现在是石岛国家4A级风景区。历史上这里就是鱼米之乡。公元前249年一支于姓从河南迁徙至山东郯城;后迁山东荣城赤山(也称斥山);在唐代,一部分内迁文登大水泊,人丁兴旺,近四十个村庄全部是于姓;于姓成为当地第一大姓。元代,于海被封为征西大将军,率三子征战云南,大胜。归途,于海丧,葬于潍县。明洪武下诏,胶东于姓迁徙全国内地。
      据《沧州于氏家谱》载:“我族由斥山和大水泊于氏族人迁徙,居天津土河一带。族人于麻、于兹、于闵、于纪兄弟四人迁居潍县”;《寒亭村于氏家谱》载:“始祖于麻,洪武十八年乙亥有诏,徙岛民与内地,遂由赤山来潍东。”《偏凉子于氏家谱》载:“始祖于伯能,赤山镇人也,自明洪武二年来移居,潍北六七里建居,之处,泉甘地肥,有清和丰润之势……”祖传,白狼河边,河水清澈潺潺,两岸丛林碧碧,盛夏之际,迁徙到此,却凉意悠悠,定居后,偏凉子就作为村名。从记载上看,偏凉子的于姓,是较早来到潍县的。
     据传,阙庄的于姓,寒亭的于姓,城里新街子的于姓,都是同宗同族。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9 08:08
    于氏家训      堂号:忠肃堂
吾家清白门第 诗礼旧族 务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夫和妇随
长惠幼顺 小心以奉官法 专意以办国税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 心要平治 勿怀奸诈事贵含忍 勿轻斗争勿为奸诱 勿作强窃 不谈人非 常改己过 死丧相助 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 务行礼让之风 以成义和之主各共勉之 勿忽家教
译文:我们家族世代清白,是一个诗香礼尚的悠久家族。一定要做到父辈为人慈善,为人子弟要孝顺,兄弟姐妹间互相关爱和尊重彼此,夫妻之间要夫秉性温和夫唱妇随。年长的要贤让,小的要听话乖巧,遵纪守法,依法交税,勤俭顾家守护家族业务。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19 08:09
山东无二于
于氏祖母于明洪武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到的临淄,当时村名为付家庄,后于氏子孙繁衍,付姓没落,至清道光年间更名为于家庄。
在我的家乡有这么一个说法:山东无二于。基本意思是:在山东姓‘干勾’于的源于一个始祖。对于这个说法我无从考证,但在我们那里于氏家族的凝聚力还是相当罕见的。
于氏后人散落于临淄的各个地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祭祀祖先。令人称奇的是别的姓氏祭祀的先祖都是男性,惟独于氏祭祀的是女性。每当祭祖大典,各地的于氏后人都会从各处齐聚于“奶奶庙”。
一个家族的凝聚力来源于一段传说,一段传说又揭开了明初那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迁徙。残酷的民族大迁徙又饱含了多少家庭的心酸事呵!
传说明朝大将胡大海在未发迹以前是个叫化子,来到山东地段讨要,因为他年轻力壮,很少有人施舍于他。后来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向朱元璋请求要雪耻之事,朱元璋答应他可以杀尽一箭之人,也就是把箭射出去,杀到箭落得地方。皇帝的意思是既让他报了仇,又可以少杀人。也许是天意,胡大海射中一只兔子未死,兔子带箭前面跑,官兵在后面杀戮,这是一段民间传说,却也反应出人们对战乱的痛恨和对暴政显现出的无奈心理。其实在元末,山东已经是官兵和起义军的主战场。待明朝建立时,这里已经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又加上黄河和淮河的多次泛滥,至使房庐遭毁、百姓十亡八九、大量的农田荒废.
明朝皇帝由此颁布迁徙令,迁徙源于山西的洪洞县。只因为当时的山西蒙古人统治的很久,战事相对较少,经济没有遭到破坏,外省人民大量逃难涌入至此,形成了地少人多的局面。于是洪洞县的歪脖子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集的,移民们在这里登记造册、发放川资凭证,所以他们将迁出地‘大槐树’作为一个象征和标记。
在这千万的迁徙大军中,有一个寡妇,背上的包袱是她的全部家当。她用孱弱的双肩挑着一对儿女,用那裹过的双脚迈着艰难的步子。他们前无目标,后没有退路,只是一味的走下去,走下去……担子上的孩子问他:娘,咱们究竟到哪里去?寡妇既无望又无奈的说:哪里狸猫倒上树,哪里就是我们的家。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难,终于来到临淄地界上。坐在前面的男孩有一天突然说:“娘,前面有一个狸猫倒着上树呢。”
寡妇睁大挂满风尘的双眼,果然就见一只狸猫正在倒着身子慢慢的往一颗松树上爬。她决定: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她和泥坯割茅草盖了简陋的房子,依河开垦了荒草地,每日里早出晚归侍弄着庄稼,闲暇之余,养了鸡鸭,生活有了生气,家也慢慢的像个家了。孩子大了娶妻生子,随着生命的衍续,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再以后随着这样那样的原因,陆续有迁出村子的另立了村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他们建了“奶奶庙”。每到祭祀的日子他们从各地聚集于此,平日里于姓后人有什么婚丧嫁娶也都跑回这里来拜祭。

作者: 寻找历史的记忆    时间: 2013-6-19 20:52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5-7 16:45
我是诸城的于桂亮。我们村是诸城舜王街道新九台村,村中90%以上姓于。原先,我村的于氏祖坟香火兴盛,苍柏 ...

桂亮,你现在在夏家官庄居住吗?是从何时搬去的?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0 17:55
诸城的于姓是不是能够找到共同的源头?有家谱的是不是可以拿出来晒晒?河北沧州的一支于姓跟诸城哪里的于姓有渊源呢?请同宗同族的于氏家族人士赐教。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0 18:01
咱家亲人
潍坊阙庄于姓的家谱中记载:
一、吾于氏系赤山旧家父老相传,于明洪武年间始迁潍邑(潍县县志记载:洪武18年),卜居于城北二十里高里之南曰阙庄者受廛焉。始祖行六旧谱失字讳生十三子,十二翁历年久运世系不存,其见于旧谱者十三翁一人而已………(大清康熙十五年岁次丙辰正月朔日十世孙际隆拜序)
二、吾族于氏自明初从登州府文登县赤山大水泊,迁至潍县阙庄居住,历年久矣,嗣后有阅三世自阙庄迁居城里四牌坊者有阅六世,自四牌坊迁居碑子皂户后埠头者有阅三四世,自碑子迁居时家埠前吕家者,人丁繁衍闾里众多,诚有不可胜道者矣………(光绪元年岁次乙亥端阳前九日十七世孙 国宝、继光谨序)
三、吾族自前明初年由登州府文登县斥山迁潍,卜居于城北南高里社阙庄。子姓藩衍久有谱牒,约以二十年来一为修辑,名曰族谱,族谱之外或各勒一本以纪本支,名曰支谱………(同族十五世孙秀楷
    董沐敬撰并书 本支十五世孙可江、可增鉴修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 穀旦)。阙庄于氏族谱图:
    以上三次修谱的谱序说明从大水泊迁潍是没有异议的了,且现存的最早的谱牒是清康熙十五年(1677年)六翁十世孙际隆公撰写的,际隆公(十世),清顺治癸卯年(1645年)进士,考授州同知例授儒林郎,著有潍县十景诗。其谱中多次提到“旧谱”二字,说明以前还有更古老的家谱,那么其记载是比较真实可信的。但谱牒中记载连续两代失讳,且还是始迁祖与二世祖失讳,所以考察其根就很困难了,好在当代通讯网络发达,信息传递快捷,那么就为我们寻根问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自今年春,我开始关注家谱,从族中老人那里得到了不少家族信息,也从网络中了解了不少我于姓的很多信息,以及迁徙等,比如:《洪水澜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大水泊五支家谱等。
     近获悉《洪水澜于氏老茔碑阴宗派图》中,于敬祖—于礼—于坚—于闰—于渊—于清—六儿。该卧碑(1324年立)族系清晰,六儿肯定是乳名,说明立碑时年龄幼小,但最小该是1323年生。
    最近以书信、电话的方式请教了大水泊于玉强老先生,获悉其保存的大水泊于氏支谱中十一世陆公,但以后的世系没有记载,据于老推测是生活在元末明初。%
     我想说明的是关于我始迁祖第六翁是大水泊的那支?目前发现的这两条信息中的名讳,与我始迁祖六翁比较接近,至于是不是我始迁祖,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证:!
      一、六儿是我始迁祖
     1、根据卧碑所立年代(1324年)推测六儿若生于1323年,那么明洪武元年(1368-1398)他45岁,若洪武18年迁潍则63岁;再之若立碑当初他10岁之内,到洪武18年也不过70岁左右。据族中长着说,当年六翁迁潍后还时常奔走于大水泊与潍坊,后卒于大水泊,其茔后迁于潍坊城北卧龙桥村西(传说)。根据传说也可以这么理解:⑴六翁应该是于洪武年初迁潍的,因安家需要他常奔走于两地之间,当时(洪武年初)他在50岁左右,来回奔走是完全有可能的,后来他离世,其后人于洪武18年将其茔迁潍,那么也就把洪武18年说成是迁潍的那一年了。⑵洪武18年六翁已63岁了,不可能再迁徙,而是以其子为主举家迁潍,后六翁又因故返回大水泊,卒于大水泊。"
   2、根据谱牒记载整理的世系推算表:
一世  第六翁 (生 十三 子) 约1323年生/洪武18年迁潍即1386年
二世   十三翁(生五子)   约1360年生      
三世   浩   文(生四子) 约1385年生   长  盛  次  麟   三 广  四 恭      
四世   广 (生六子)约1415年生,        
四世   恭 (生五子)约1424年生  明景泰四年(1454年)贡生
五世   聪(广三子)约1445年生   明成化十年甲午(1475年)贡生                  
五世   澍 (恭四子)约1456年生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6年)贡生         
     出生年是倒推的,按恭公、聪公和澍公考取贡生的年代推算的,即若他们都是30岁考上的贡生,则倒推30年就是其出生年。聪公是广公的三子,澍公是恭公的四子,而聪公和恭公分别是浩文公的三子和四子,那么推算其出生也倒推30年,则分别是1415年和1424年。那么浩文公的出生年代也按其三子广公倒推30年计算,则浩文公的出生年约为1385年。根据以上推断十三翁约生于1360年,比长子浩文公大25岁。十三翁是第六翁的第十三子,父子相差37岁,那么第六翁生于1323年的推论也就比较靠谱了。以上五世相隔133年(1323-1456),平均一代26.6年,也比较符合常理。
      二、陆公就是我始迁祖
      根据于玉强老先生保存的大水泊家谱记载,十一世陆公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与我始迁祖迁潍的年代是吻合的:我家谱记载,第六翁,失讳因行六故讳陆,系斥山明初迁潍。但大水泊家谱没有记载陆公以后的世系,到底我家谱中的陆公(六翁)是不是大水泊十一世的陆公呢?这就要从多方面来分析了。
      首先从年代来分析,我家谱中的记载是明洪武年间迁潍,根据潍县县志记载:我始迁祖于陆,明洪武18年(1386年)由文登斥山迁潍,县志是很严谨的,不会瞎编的,所以县志应该比家谱(追忆谱)更有价值。那么从年代来分析两人是吻合的。
     大水泊十一世陆公是排行六吗?若是则肯定是我始迁祖六翁无疑!而六翁是因失讳故讳陆,所以他真实的名讳是叫陆吗?这是不敢随便断定的。
     自始迁祖六翁至今已有25代,若陆就是六翁则我们这支最低的辈分是35世;若六儿就是六翁则最低辈分是31世。到底那个辈分更接近于实际呢?!
     以上的分析层面还不够宽,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宗亲帮我拓宽思路,以及有跟我始迁祖有相近、相似信息的烦请告知。
     二世祖十三翁生五子见旧谱者三人,长浩文、次思文、三浩礼;后来发现二支谱的序中四子名讳浩让,但仅说西迁不知去往何处。目前,三大支主要分布在寒亭区双杨街办的碑子、后阙庄(一支),流饭桥、殷庄(二支,潍城区于河街办)、前阙庄(三支),其他村庄也有我很多族人,如:双杨街办的孙家、马家、万家、埠头子、时家埠、辛正、永宁官庄、纪家庄子、前吕家等村庄,周围其他村庄应该还有,目前正在考察中;寒亭区泊子镇的蔡家蓝子村,还有潍城区的浮山镇几个村庄也有我不少族人。谱中记载还有去了潍坊的诸城市、北京、关东的也不少。
     目前,我正在整理字辈,整理好以后再发。

作者: 诸城于姓    时间: 2013-6-20 18:13
山东诸城的于姓跟潍坊的于姓有联系吗?跟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似乎是有渊源的,如果是“金”(锡)字辈,应该是多少世呢?是十九世,还是二十世?还是多少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0 18:18
诸城于姓族人特点:耿直,直来直去,不拐弯,嫉恶如仇,同情弱者,对仗势欺人的高高在上的作威作福的人深恶痛绝,敢于伸张正义。男性前额的头发会较早出现秃头现象,女性长得一般都比较漂亮,贤惠,持家。
作者: 寻找历史的记忆    时间: 2013-6-20 19:59
诸城于姓 发表于 2013-6-20 18:13
山东诸城的于姓跟潍坊的于姓有联系吗?跟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似乎是有渊源的,如果是“金”(锡)字辈,应该是 ...

我也在考察花岛于的字辈,这个和我们苟台支系的于是一致的,都是五行相生排法。按照花岛于有在世的木字辈在16世的老人来计算,金子辈当在19世。这个算法还是可靠的。但需要问一下花岛于的字辈从何时开始排的。因为花岛于有30个字辈,是从第九个字肇以后就成了五行排法的。我们这个字辈排法和别支不同在于有了孩子才有这个按照五行相生找到的偏旁字辈。所以最后一辈的小孩子一定下生了。那么这就是说已经到了30辈了。这就是需要确定的问题所在。如果我们是从第九字开始排的,也就是说始迁祖是第九辈的老人作为我们的一世祖,金子辈就在21世了。这和寿光寇家坞等村庄的于的排列一致了。
作者: 寻找历史的记忆    时间: 2013-6-20 20:01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6-20 18:18
诸城于姓族人特点:耿直,直来直去,不拐弯,嫉恶如仇,同情弱者,对仗势欺人的高高在上的作威作福的人深恶 ...

这个使我们家族的共同特点和性格。
作者: 寻找历史的记忆    时间: 2013-6-20 20:09
诸城于姓 发表于 2013-6-20 18:13
山东诸城的于姓跟潍坊的于姓有联系吗?跟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似乎是有渊源的,如果是“金”(锡)字辈,应该是 ...

我们排法是从明初算起的,金子辈在19世。看到了这30个字辈,我不得不重新探讨我们的字辈位列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1 07:52
寻找历史的记忆,谢谢。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渊源了。以前出去碰到于姓家族的人,谈起来家族历史,竟然不知道,很是惭愧。现在终于有点苗头了。请“寻找历史的记忆”认真研究,把我们本家的变迁史、成长史给丰富起来,期待着你的新成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研究一下家族史,想追根溯源,寻根问祖,如果能够跟花岛村的于姓对接成功,就可以续写家族辉煌篇章了。谢谢“寻找历史的记忆”!有新动向,请公示一下。
作者: 诸城于姓    时间: 2013-6-21 08:18
请问:寻找历史的记忆,诸城的于姓跟楼主说的河北沧州的于姓是否有渊源呢?楼主说的诸城“水泊”是否有这个地方呢?如果有在哪里呢?谢谢。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3-6-21 08:48
诸城于姓 发表于 2013-6-21 08:18
请问:寻找历史的记忆,诸城的于姓跟楼主说的河北沧州的于姓是否有渊源呢?楼主说的诸城“水泊”是否有这个 ...

你是诸城的啊  我是莒县的  隔得真近  我村碑上写着 我们村于姓就是来自文登大水泊

作者: 诸城于姓    时间: 2013-6-21 08:50
花岛于氏谱书第四次修订序言(转)(2011-07-03 19:23:52)转载▼  
谱书是记载一村或一姓氏人口繁衍,家世传代、兴衰、迁徙、变动的历史,同时也能透出一村的正与偏、强与弱。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的祖先,就是以此为鉴:种德育才,不虚掷光阴。他们善教子女,重义讲孝,力农行商,勤而本真。有道是:人生在世,至亲莫过于爹娘。当我们走进先茔墓地,追念之心情难以表述,向碑堕泪,哀思不已。想来,修订谱书,继承先业,启迪后者,历精更始,就尤其重要了。

这次修订谱书同过去一样,分四本——即长支、二支、三支、四支各一本。始祖考妣,原家祠悬谱中间上顶有字云:花岛于氏合族始祖考之位;花岛于氏合族始祖妣之位。

花岛村党支部和村委,对这次修订谱书极为重视,执意修好、续好,让后世亦斯万年,通晓先祖乃至父母之世系名号。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若干因经济困窘,未能有始有终全面地进行调查考证。

1990年,谱书修毕,后至2001年,长达11年之久未能接修。本岁老的领导班子多近六十春,在换届选举中,请示退位;新选的领导班子从未提及谱书一事,恐怕就此束之高搁了,以后不管待多少年代,若再有领导倡修谱书,应是有始有终,企将心劳少留后世。

1989年,有于氏后裔从美国归来查找世系,然而村中全无一字可考;继而时有从全国各地的于氏后代回村查找他们的祖系。因此原修谱书涂改很多,还有些未添进书中,也未曾加以整理。

现代年轻人不甚重视此作,当然也有些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祖父母甚至父母之名号都不清楚。当上一代人谢世,他们留给下一代人的产业、懿德,都是辛劳的结晶;为子女成龙、汗流浃背,不畏炎日酷暑、寒冬雪月,夜以继日地劳动;生活俭约,分文必攥等等,都是为后代幸福百年。这些令人追念的父母心,难道不应纪念么!

威海市文联编写的电视剧《大法官徐士林》,有我们村于氏登兰公作第二主人翁。因为他同乾隆名宦徐公士林一德,对上忠正不阿,对下亲民众同手足,廉洁奉公,不慕荣利,造福一方,世代传颂不绝,在当朝其正大光明可荣推第一。这大概就是领导联系诸多实例而修谱书的目的所在吧。

上溯到清同治或更远的年代,花岛于氏谱书早已修成。到光绪年间,村政开始集全村精勤之能人20余名,分赴东北诸省和本省、县、市,凡于氏徙居之处,都进行过调查考证,襄订谱牒,对其后代一一写进书中。这一历史期间,所修著的谱书较后来是最完整的了。

建国初,村政又开始考证世系,续修谱书。受村政委托,芝勳公主笔,亲赴东北各省作半年之久的调查考证。但这次所修的谱书,较上次琨清公所修的谱书,遗漏先人名号颇多,注明尤少。也许当时因历史背景所致,也可能受时间所限,仓促地完成了长支的谱书,而对二、三、四支的谱书,既未留下底稿,也不见正文,不知所因。

先人留给我们这一宝贵资料同财富一样,知古识今,使后世对他们所付出的心劳肃穆起敬。可惜在六十年代,悬谱及谱书一并焚于“四清”之火。

本次修订谱书,同样尊重史实。在进行的全过程中,对各支派以道德文明作主线,贯穿始末。凡旧谱稿有讹部分,都极为慎重地进行考证,若系两可之间者,不强志,只注明传闻或不详等字样;凡徙居外省和本省县、市或邻村的于氏后代,都未外出考证、襄订。所以,在异地他乡者,都无法写进书中。约略推之,在外人口占村现有人口不下五分之三。而村现有人口1680人中,有近40人,户口不在村里。凡与家中有信函往来,并通知儿孙名号者,均添入谱书,反之则无,年久无人补续,就失考了。正因如此,这次修订,凡生人一岁,都著入书中,以防年久变迁而间断、遗漏。

长支与二支的谱书,经考证认为较详尽而完整,这和当时社会背景有关。琨清公大约生于清同治年间,那时对“孝”特别重视,以孝治国,以孝兴家;“孝”对皇帝、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立修谱书,就体现了这个“孝”字,对国家、父母不忠不孝,还有什么资格为人!在光绪11年前后,琨清公所修的谱书仅留下长、二两支派,先人的名号少有脱漏;对三、四两支派,可能在待修中而公谢世,也不尽知。

在琨清公的零乱谱稿中,有些篇页记载着:孔格庄捐钱拾千,炉颜壹千,院前叁千,吕家疃贰千,黑阴叁千,卧龙肇知叁千五十文,钦清叁千五十文等。以上诸村均系于氏徙居他乡之后代损赠物,许是为修谱书而助。此外,四大支派也各有捐积,多用于本支祭祀和年节支付。会上出钱,均由村董择人保管收付,用于修谱书和庙宇之费。

先祖琴清、琨清二公修谱书,凡徙居异地的于氏后代,繁衍人口众多的村,也给代修。孔格庄等等村多是长、二支析出,有的人口占到全村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谱书称,孔格庄为长支第二卷,但多有上下不接。由此可知,所以有好多村未代立谱书,是防谬误。

1989年,徙居荣成阴亮村的花岛于氏宗亲,刚过春节即来村祭拜碑墓。1999年春节,小葛家村树东公带领五位于氏宗亲来村祭拜碑墓。他们不忘故土祖根,是可敬慕的。

更远的年代且不言,就在四十年代前后,每逢年节,孔格庄、靳家店、阴亮、团岚埠等诸村的于氏后代,都回老家焚香,恭拜悬谱,以表示对始迁祖的虔诚敬意。

长支谱书,琨清公原修至17世奠勳、芝勳、本勳三公止。继芝勳公所修谱书,比旧谱稿(指琨清公所修谱稿——下同)脱漏先人名号近三分之一。而当时健在的诸公,谱书上也不全有。修至18世两公、十九世锡甲、锡廷两公,谱书上未载。因此长支谱书,这次修订是按琨清公的旧谱稿作依据的。也参考芝勳公所修谱稿作一对照,原来有些先人所配氏和葬所以及他们的子女书上未载,这次修订,都一并补上

二支谱书,在考证修订中,没有找到芝勳公遗下的谱稿,初按琨清公所修谱书作依据。有些人的功德未作点评的,树棉公以他所知和目睹,通过核查,也给作以补添。这样,就基于长支谱书并陈。

三支谱书在修订中,既找不到旧谱稿,又没有琨清、琴清、芝勳三公遗留下来一页片文。而是根据本支中的各小支派的悬谱,将先人名号敬录下来的。而无悬谱的支派,是通过调查考证著成。由燕清、璞清、棻青、义清、官清、守清、树春等诸公的通力合作,多次开会,依据神主上的名号忆出,互通互想,最终达到统一,准确不讹,才著成书。对不清楚或有异议的名号,则不强志,尤其诸公所配氏多记不清。从本支始祖到14世所漏先人名号多到五分之二,对过世诸公也未注葬所。

登兰公是花岛村的名人,志向高洁,功德无量,做大清官徐士林的幕僚,史称跟官,三支谱书有小传备述。登兰公墓碑记、墓志在南松陵园。村领导给公勒石述志,一是追念,二是益教后昆,学他爱国、爱民、敬父母,还是一个“孝”字。在此是应该提及的。

四支谱书在修订中,也是无书可依,经调查考证,先人名号知者甚少。幸有树永公家藏分支神主,又有仕清公配氏对支派、名号记知颇多。依此,与全村高龄者核考详实,才著成书。对所忆名号各持已意和有一字之差者,概未写入书中。所遗漏名号将近一半,而先人配氏寥知无几,葬所也未注处。

从长支、二支的谱稿中可以看出,长支诸公有文化,识字颇多,很有造诣,二支次之。凡著书立传,述撰碑文等,多来自长支之手。三、四两支派,识字人少,文化水平浅薄,至今“读书无用论”常在言吐中那么盛气凌人;举止言谈,常是众人的笑柄;更不知自己走的路,是步着人家的后尘,甚至不知左右;做起事来,不是弄巧成拙,就是让人啼笑皆非。

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隔40年,连成公提倡重修谱书,得到众人积极支助,凡两年零四个月完成。在襄订谱牒的过程中,聘请八十高龄的树棉老师作指导。他不辞辛劳,朝夕忘食,协助调查,借此序言向享有威望的老师致以虔诚的敬意。书成后,在异省他乡的于氏宗亲时有回家添记子孙名号,也有把谱书带回去复印的。连成公在任村党支部书记近30年的历程中,除业绩外,又领导完成了谱书、村史、搬迁祖茔、建设新的于氏墓地陵园等工作,很合众意,这是应该提及的。

元朝中期,始祖从荣成斥山徙居此地,卜居花岛。那时茫无人烟,杂树野草,蓊郁山壑。迄今,将近700年。在这悠悠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辟地方圆十余里,区画经营,其艰辛劳苦不述而知,那是为了养儿待老,积谷防饥,造福百世。年复一年,在这块土地上同大自然搏击,与虫霜旱涝抗争,以自力更生的勇气战胜了千百个春秋。然而历朝历代皇粮国税苛重,民不聊生,为生存计,逃荒东北(谱称赴辽),忍受悲欢离合。五十年代前,我们于氏赴东北诸省谋生,占当时全村人口五分之二还多。在这多变的苦难岁月里,不管走到那里,我们的先人始终守其本真,志怀霜雪,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为后代走出一条克勤克俭、诚实为人之路!人世沧桑到今天,我们后辈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享受着太平盛世的自由。可是忆想起始祖先人,在那风雨飘摇的浊世,为子孙,力抗百魔,多少人未老而先衰,长眠九泉。今天,我们缅怀他们,追念他们,给他们敬一杯酒、焚一尊香,寄托我们的哀思,报以虔诚的悼念。而续修谱书,让后辈千秋万代永念,圆着先人的心愿,不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么!




十六世系树晏识于花岛          公元2004年夏历甲申十月




依据于杭勳先生珍藏《花岛于氏谱书》转录2011年3月30日  解乐晨校勘


作者: 诸城于姓    时间: 2013-6-21 10:09
莒县的一家子,你的辈分是什么?多少世呢?还有家谱吗?祝愿莒县的于氏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
作者: 五月    时间: 2013-6-21 11:12
诸城于姓 发表于 2013-6-21 10:09
莒县的一家子,你的辈分是什么?多少世呢?还有家谱吗?祝愿莒县的于氏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

我也不知道是多少世  有家谱 村里修过家谱。。。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2 08:29
诸城于姓 发表于 2013-6-21 08:18
请问:寻找历史的记忆,诸城的于姓跟楼主说的河北沧州的于姓是否有渊源呢?楼主说的诸城“水泊”是否有这个 ...

在三里庄水库以西,属于吕标镇。有大水泊和小水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6-23 20:34
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兴盛衰亡,无不记载着祖先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打上时代的烙印,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光辉。这里有聚有散,有喜有忧,有经验总结,有血泪教训。这就是活生生的历史,不带虚伪和矫饰,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时代的列车已进入21世纪,瞻前顾后,看看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激励我们今后把路走得更快、更好,将会有所帮助。 姓氏是一门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文化类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就今天来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根在何处?”无论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都是关心的,甚至是魂牵梦绕的。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正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凝聚力。


作者: 寻找历史的记忆    时间: 2013-6-25 20:27
游客 60.210.187.x 发表于 2013-6-23 20:34
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兴盛衰亡,无不记载着祖先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打上时代的烙印,折射出历 ...

有见地,有道理!

作者: wuna_826    时间: 2013-7-25 15:29
大家,有认识 宋村镇硝三村 的于夕姣的吗,她的父亲叫于洪见,有她联系方式的告诉我一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7-25 22:26
我是东北的 于姓  我的 太爷(于友发)的爸爸 叫于礼   当年闯关东时候   于礼是小孩  做这篮子过去的   我现在烟台住   正和我爷爷联系家谱。    再续  。。。。。。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8-2 21:57
家谱中1,于阳文。 于蒙才。  于九龙和于清龙。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8-7 10:27
那么,有哪位亲人知道招远市的于姓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这个后人已经定居上海,一无所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1-19 11:57
我生在天津,祖籍是河北黄骅,爷爷叫于双茂解放前就到天津了。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属于那里?
作者: YUJIANHUA    时间: 2013-11-23 17:14
woshininghexianyujingzhuangde
作者: sdgcycl    时间: 2013-11-25 08:36

作者: pigtwo    时间: 2013-11-30 11:07
大水泊的地气非常好。出名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4 17:05
我来了,我是于姓后人。我的爷爷是会字辈,父亲是俊字,我是清字辈,下辈是开,后面的不知道了。有知道的吗?续一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4 17:09
我只知道老辈是从山东到东北的,解放后我父亲就到了山西。我现在山西,我的亲戚在黑龙江。他们也是解放后去的。老家在辽宁庄河。我没有去过。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4 18:53
我爷那辈好像都叫于什么泉,父辈是于绍什么,我泛建字。不知能否有一样的。再往前或向后可真不知道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4 18:55
我是大水泊于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4 19:04
游客 110.178.166.x 发表于 2013-12-4 17:09
我只知道老辈是从山东到东北的,解放后我父亲就到了山西。我现在山西,我的亲戚在黑龙江。他们也是解放后去 ...

庄河口音和威海烟台这边很像,尤其是威海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5 21:33
游客 110.178.166.x 发表于 2013-12-4 17:05
我来了,我是于姓后人。我的爷爷是会字辈,父亲是俊字,我是清字辈,下辈是开,后面的不知道了。有知道的吗 ...

这套字辈只在东北编续专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6 08:42
有意思啊?于姓没几个出头露脸的大人物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6 19:32
游客 182.32.116.x 发表于 2013-12-6 08:42
有意思啊?于姓没几个出头露脸的大人物

文登于涟一于可托一于颐发家族:清代文登著名的诗书衣冠之族,时号“东海世家”。于家有清一代科甲蝉联不绝,中进士、举人者有10余人,父子兄弟济美联芳,久誉士林。且其家族文化具有深厚的理学渊源。时人称:“吾邑隶郡东偏,风土朴随,人物妻落,而皇清开国以来科甲蝉联首推于氏为盛。”于家主要有于涟、于可托、于颐发3支,其代表人物分别有:
  (一)于涟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应弟,号台联,涟之祖,岁贡。
  (地)于鹏翰,应弟子,涟之父,大清顺治进士,官峡江知县;于肠种,应弟子,大清顺治进士,历灵山卫教授,官四氏学学录;于鹏翁,应弟子,大清顺治举人,官英山知县。于鹏霭,应弟子,大清顺治拔贡,官仙游知县。
  (玄)于涟,大清顺治进士,初授楚雄,凤翔推官,改义屋知县,迁吏部主事,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积军功加11级,晋阶一品,特授光禄大夫;于淳,鹏窈子,大清康熙举人;于淇,涟从弟,大清康熙举人,官嘉县训导;于湛,涟从弟,大清康熙举人;于瑛,涟从弟,大清康熙进士,官至内阁中书;于绍祖,涟子,大清康熙举人,官至知县。
  (黄)于式敷。字德一,涟孙,清代著名藏书家,积至万卷。
  (宇)子积厚,式敷孙。官乐安教谕。
  (二)于可托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可托,涟族叔,大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初授江西抚州府推官,升工科给事中,转户科右给事中,晋工科都给事中,政绩卓著。康熙十年(1671),扭顺天府垂,历太仆寺卿,宗人府府垂,明年署左副都御史,官至户部左侍郎。十八年(1679),因事被革职回籍,卒于家。
  (地)于其殉,可托子,附贡,荫授弄刑部主事,迁员外,晋郎中,出为池州府知府,官至广东按察司使;于其玫,字璞如,可托侄,官云南万化府通判;于其招,可托子,拔贡;于其宾,可托侄,官四川盐亭知县。
  (玄)于熙学,其绍子,附贡,官工部虞衡司郎中。著有(铁搓樵语》10卷。
  (黄)于度,熙学子,诸生,著有(齐鹤堂诗稿》;于迈,字我斯,熙学子,贡生,承家学,工书法;于令,字笑来,其殉孙,邑中名儒,著有(勤贻稿》,(蔚斋试草》,《四书讲义》。
  (日)于书佃,字泉布,令子,举人,官济南府学训导。
  (月)于湘兰,令之孙,大清道光举人,官台县知县。(泽库花岛)
  (洪)于天泽,可托后裔,由临海知县累官至候补知府。
  (荒)于克襄,天泽子,大清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刑部主事,迁员外,晋郎中,出为贵阳知府,署湖北盐法道,官至湖北按察使。著有《铁搓诗存》6卷,《铁搓山房闻见录》等。
  (三)于颐发一支代表人物。
  (天)于颐发,由宿北同知加知府衔,官至淮阳兵备道。
  (地)于昌进,颐发子,附贡;于昌遂,颐发子,候补知州;于昌迁,颐发侄,诗人,著有《菊农诗集》。
 〔玄)于贤之,昌进侄,候补同知;于宝之,昌进子,官江苏候补道;于斌之,昌进侄,糜贡,官两淮盐运同知;于赞之,昌进侄,官襄河同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9 23:18
游客 119.166.22.x 发表于 2013-4-15 22:32
我们也是文登大水泊于家的,现住胶州马店东小屯村(秧歌)发源地,与祖上多年失去联系,文革时家谱已烧,无 ...

我是河北泊头市富镇乡堤口于,我现在成都打工   据老人说我们的祖籍是山东文登大水泊(千定于 现在有没有这个村 是不是这样写)我们村我现在知道字辈有  太,万,焕      QQ号是1344346944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9 23:20
游客 182.38.75.x 发表于 2013-12-4 18:55
我是大水泊于

游客 119.166.22.x 发表于 2013-4-15 22:32
我们也是文登大水泊于家的,现住胶州马店东小屯村(秧歌)发源地,与祖上多年失去联系,文革时家谱已烧,无 ...

我是河北泊头市富镇乡堤口于,我现在成都打工   据老人说我们的祖籍是山东文登大水泊(千定于 现在有没有这个村 是不是这样写)我们村我现在知道字辈有  太,万,焕      QQ号是1344346944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9 23:22
游客 112.244.42.x 发表于 2013-6-22 08:29
在三里庄水库以西,属于吕标镇。有大水泊和小水泊。


我是河北泊头市富镇乡堤口于,我现在成都打工   据老人说我们的祖籍是山东文登大水泊(千定于 现在有没有这个村 是不是这样写)我们村我现在知道字辈有  太,万,焕      QQ号是1344346944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7 15:11
我是诸城慕容店的,我们那里有点家谱,是从文登大水泊迁来的,有需要的联系我13964755106
作者: yu147852    时间: 2013-12-27 15:28
游客 222.135.35.x 发表于 2013-4-19 12:35
文登大水泊于家和文登泽库镇花岛村于家是什么关系

有花岛人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7 20:38
yu147852 发表于 2013-12-27 15:28
有花岛人吗????????????

5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由荣成斥山第一次迁入大水泊;8据《于氏族谱》载,先居斥山,由斥山迁入威海固山后;由威海固山后迁入文登草庙子洪水澜;由洪水澜二次迁入大水泊。19由荣成斥山迁入荣成花岛,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荣成花园迁入泽库花岛。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8 21:00

大水泊迁出于姓:文凤忠振,来自哪个支系?后续是什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8 21:51
游客 119.57.175.x 发表于 2013-12-28 21:00
大水泊迁出于姓:文凤忠振,来自哪个支系?后续是什么?

你的这套字辈类似只能在汪疃界石一带。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9 15:32
于家有心人,功德无量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29 22:29
游客 119.57.175.x 发表于 2013-12-28 21:00
大水泊迁出于姓:文凤忠振,来自哪个支系?后续是什么?

就现存族谱只记的外迁者的名字,其后人在离开后编续的字辈没有与原来谱书联系,无法判断,你可以点出这套字辈所在村庄后试试看。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3-12-31 22:39
您好,我是天津于姓,已知为我曾祖父辈为文革时因家境富庶从天津宁河县迁出,自此定居天津。祖父弟兄四人与长姐一人长字辈,因为我家祖上传下家谱是“山洪志敬长,水泊是家乡”推断可能是水泊一支迁出。又因在宁河县富庶已久应为长期定居后经营所致。而一家人耿直,怜弱的特点又和山东人的性格极其相似。只是家谱以散失我只想寻找一些可能的线索,确定下来是哪的出处。具体为哪一支以不敢奢望确定了。希望有线索的同族长辈提醒一二。在此盼复。愿于家列祖列宗保佑子孙平安,福泽一方。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2 09:48
游客 27.214.121.x 发表于 2013-12-27 15:11
我是诸城慕容店的,我们那里有点家谱,是从文登大水泊迁来的,有需要的联系我13964755106

诸城舜王街道的慕荣店村于姓跟舜王九台的的于姓有渊源吗?不知您的辈分是如何排序的?您是哪一世呢?您的族谱能够传上来看看吗?谢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5 12:06
游客 118.186.204.x 发表于 2013-12-31 22:39
您好,我是天津于姓,已知为我曾祖父辈为文革时因家境富庶从天津宁河县迁出,自此定居天津。祖父弟兄四人与 ...

请与我联系交流,我也是天津宁河的于姓,我的QQ:22350027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10 13:09
我是于姓的后人,现在黑龙江宁安,爷爷于鸿生,父于孟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10 14:42
wuna_826 发表于 2013-7-25 15:29
大家,有认识 宋村镇硝三村 的于夕姣的吗,她的父亲叫于洪见,有她联系方式的告诉我一下

好像我同学的节奏,多大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18 10:32
游客 182.38.75.x 发表于 2013-12-4 19:04
庄河口音和威海烟台这边很像,尤其是威海

我也是庄河的,挺父辈人讲 祖上是登州府莱阳县大水泊 闯关东时期搬过来的。希 忠 振 国 正 天 我只记得最近这六辈。我是国字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18 11:40
大水泊于氏字辈;习 后 基 远 治,有知道的这是哪一支的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1-18 20:19
游客 27.203.94.x 发表于 2014-1-18 11:40
大水泊于氏字辈;习 后 基 远 治,有知道的这是哪一支的吗?

清初由大水泊东北3公里迁入大水泊泽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3 17:09
我是赤峰的,听太爷说也是大水泊的祖籍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6 15:56
大家好!我是山东省文登市米山镇大山前村的,我在网上查的大山前村好像是明正统时,于姓由斥山来撇耩山前立村。(德上面是怀字辈的,我老爷名:于德礼;爷爷:于进河;爸爸:于永琦;我的名:于华强),我爷爷说我们村于姓是从荣成赤山搬过来的。我的电话是13396301577.有需要可以联系我。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6 22:26
游客 112.247.226.x 发表于 2014-2-6 15:56
大家好!我是山东省文登市米山镇大山前村的,我在网上查的大山前村好像是明正统时,于姓由斥山来撇耩山前立 ...

斥山、大山前、晒字、崮山后、佛东夼、北庄、凤口集等6村于姓字辈:
其中培怀德,进荣华富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0 16:25
我也是山东出来的,具体什么地方不知。先到辽宁丹东宽甸小汤石,后来其他族人都到黑龙江佳木斯了,就我们一支人留下了,所以家谱辈少:喜,发,德,兆,庆,云,奉-后面就自己乱排的,我是奉字辈,QQ:9319707,知道的请联系,谢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6 00:42
呵呵都是老于家的人,看着高兴啊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6 00:46
我是铺集院东爷爷在济南战场光荣牺牲,我对于家家谱不熟,看到都是于家人就感到很亲切,等有空回家和老爷子好好聊聊,看看我的辈份是啥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6 18:53
我是文登大水泊的,字辈:文章华国 树立传嘉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6 21:19
游客 27.208.107.x 发表于 2014-2-16 18:53
我是文登大水泊的,字辈:文章华国 树立传嘉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6 21:22
游客 119.190.216.x 发表于 2014-2-16 21:19

大水泊、集东、小沟、大沟、大河、三庄这6个村庄使用这套字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2-19 09:46
yu147852 发表于 2013-12-27 15:28
有花岛人吗????????????

俺是花岛人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3-4 23:18
我是庄河的, 祖上是登州府大水泊 闯关东时期过来的。宗谱上辈分是:肖,国,两个字,进,两个字,守,克,殿,春,生,龙/志。有没有知道是哪一支的,祖籍哪里?谢谢!QQ:247684576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4-8 16:51
我是诸城市林家村的,祖上大水泊来的,现知辈分:连,万,福,修。有知道渊源告诉一声,深谢!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4-8 16:56




我是诸城市林家村的,祖上大水泊来的,现知辈分:连,万,福,修。有知道渊源告诉一声,深谢!13869669086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4-8 16:56




我是诸城市林家村的,祖上大水泊来的,现知辈分:连,万,福,修。有知道渊源告诉一声,深谢!13869669086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4-20 19:24
我们于家我这一辈是“进”字辈的,我上一辈是“水”字辈的,有这样辈分的于家人不?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4-22 20:46
游客 60.217.160.x 发表于 2014-4-20 19:24
我们于家我这一辈是“进”字辈的,我上一辈是“水”字辈的,有这样辈分的于家人不?

西下庄支
1由大水泊正西16公里迁入米山西下庄;西下庄:国。
2由米山西下庄东北2公里迁入米山古场.南古场;南古场:水。
3迁入界石永平;永平:水。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5-2 18:13
游客 119.190.34.x 发表于 2013-5-30 22:42
于桂亮,于洪江是你的什么人呢?我于金珂!

有洪字辈的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5-11 11:14
各位族人好,我于飞扬,诸城密州街道后邴庄村,先祖于伦,从文登大水泊搬来的,先祖活着的话,大约已经170 岁了,我是他的第六代子孙了,也不只是第几世了,有族谱的给传一下,谢谢,QQ1120535831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4-6-15 12:28
游客 110.178.166.x 发表于 2013-12-4 17:05
我来了,我是于姓后人。我的爷爷是会字辈,父亲是俊字,我是清字辈,下辈是开,后面的不知道了。有知道的吗 ...

你的应该是大水泊,司马庄的人,排辈应该是:有、惠、俊、清、开、泰、甲、;秀、属、少、先、更。。。





欢迎光临 文登社区 (http://bbs.whw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