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3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新闻] 独居老人拾荒却不卖钱 或许是囤积症在作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16 15:08: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10月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友爱一区19号楼二单元发生一起火灾,住在二楼的独居老人家里起火,家中囤积大量废旧纸板、棉花、电线等物品,导致火灾发生后明火无法控制,整个单元住户的窗户和屋内家电等不同程度受损。火灾发生后,老人受伤住院,其他受灾户的损失一时无人能赔。而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位老人领着几千元退休金,却整天在外捡拾垃圾,并不是为了卖钱,只为囤在家里满足心理需要。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独居老人拾荒并非个案,在银川市一社区发现有7位独居老人有捡垃圾“储存”习惯。由拾荒独居老人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重视。银川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沈朝晖说,独居拾荒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老人拾荒,是为了变卖得钱,囤积垃圾不卖钱的,则有可能是因为轻度、早期老年痴呆引起的行为反常,或者是“囤积症”等心理疾病。




治理囤积症要慢慢改正

“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患者常常表现为收集物品时的强迫症, 包括无法自控地购买和收集甚至偷窃等癖好, 或拒绝丢弃囤积的任何物品等。但囤积症和强迫症又有所不同, 强迫症患者会感到很痛苦,囤积者则很享受获得和翻看自己囤积的物品的感觉。

囤积症患者该怎么办?有个心理处方叫“慢慢改正”。中老年人多是因为对东西比较爱惜,觉得扔掉可惜了,收集得越来越多。

很多家属会对患者采取责备的态度,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囤积症者、尤其是孤独老人,往往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将精神寄托在囤积的物品上。因此,只有让他们体会到被关心与被爱,才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物品态度的逐渐转变。

而要帮他们养成处置不用物品的习惯,就得和他们一起做:如身边有朋友需要患者囤积的某种物品,可转赠出去,手留余香;哪个灾区正缺衣物,打个包寄过去;去二手市场或上同城网站二手市场转手;送去社区的慈善超市或社会受捐助点等等。

还有就是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如果囤积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和家人的关系,或者带来其他闲扰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或者精神科门诊就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7 02:51 , Processed in 0.53040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