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6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疾病预防] 人体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9-30 09:56
  • 签到天数: 5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8 12:21: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六、辨膀胱湿热证 ­

      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引起。 ­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血,尿有砂石,或尿浊,尿短赤,小腹胀痛急迫,或见发热,腰疫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机制分析] 本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侵及膀胱,或饮食不节,滋生湿热,下注膀胱,致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湿热留滞膀胱,气化不利,下迫尿道,故尿频尿急,排尿灼痛,尿色黄赤。湿热内蕴,津液被灼,故小便短少;湿热伤及阳络,则尿血;湿热久恋,煎熬津液成石,故尿中可见砂石;湿热郁蒸,则可发热;下焦湿热波及肾府,故见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

      [辨证要点] ­

      ①本证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

      ②以尿急、尿痛、尿频和湿热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

      ③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尿血、尿有砂石等膀胱的定位症状。 ­

      ④有发热、腰酸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的定性特点。 ­

      七、辨肾虚水泛证 ­

      肾虚水泛证是指由于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 ­

      [临床表现] 身体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

      [机制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失调,或素体虚弱,肾阳亏耗所致。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故身体水肿;肾居下焦,且水湿趋下,故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水势泛溢,阻滞气机,则腹部胀满;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短少。若水气凌心,抑遏心阳,则见心悸气短;水泛为痰,上逆犯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喘,喉中痰声漉漉。阳虚温煦失职,故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而弱,为肾阳亏虚,水湿内停之征。 ­

      [辨证要点] ­

      ①本证以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为主要病机。 ­

      ②本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为主要特征。 ­

      ③以腰膝酸冷、畏寒,肌肤不温为肾阳不足的虚寒内盛特征。 ­

      ④亦可表现为不同类型:若兼咳喘痰鸣为水寒射肺;若兼心悸气短为水气凌心之证。临证当细辨证。 ­

      这里介绍了肾病六证及膀胱湿热症,肾病以虚热为主,其六证产生的基础是以肾精不足为核心病机。肾精不足,精不化气,可致肾气虚证:而肾气虚又表现在上不能摄纳肺气而生肾不纳气证;下不能固摄下元而有肾气不固证。肾的精气不足,久则可及肾阳而成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汽则引起水液泛滥,成为本虚标实之肾虚水泛证。肾精气虚亦可及阴而成肾阳气虚之证。此外,肾不纳气、肾气不固、肾虚水泛又常兼肾阳虚弱或肾阴不足之表现,要遵循上述所讲的病机规律。

    哪些食物补女性肾虚? ­­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 ­

    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 ­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 精。 ­ ­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

    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

    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

    桑椹 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 ­

    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 ­ ­

    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海参    性温,味咸,质地虽阴柔,但能补肾之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如《本草从新》中说:“海参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滋阴,健阳”。故凡肾虚之人,皆宜食之。­­

    海马   性温,味甘,能补肾壮阳,故凡肾阳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肾阳虚所致的阳痿、不育、多尿、夜遗、虚喘等,食之颇宜。可用海马研细,每次1~2克,黄酒送服,1日2~3次。­­

    虾子    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此外,肾虚者还宜服食龟肉、鸽肉、猪肉、甲鱼、蛤蚧、莲子、松子、荠菜、韭菜、蜂王浆、灵芝、燕窝、阿胶、紫河车、地黄、锁阳、肉苁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过节了,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7 22:01
  • 签到天数: 23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QQ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2#
    发表于 2011-5-10 07:5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啦,O(∩_∩)O谢谢提供
    健康开心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4-6-17 20:46 , Processed in 0.53040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